第(1/3)页 …… 第159章:关羽:大侄儿,那晚,二叔不该放你走的…… 天子起身, 直视荀彧: “敢问荀令君,你辅佐了数十年的明公又可是汉臣?!” 敢问荀令君, 你辅佐了数十年的明公可是汉臣? 天子的话,仿佛是在问荀彧的心。 当年的明公,自然是汉臣。 当年的曹操,自然是汉臣…… 可如今的曹操,他还是汉臣吗? 曹操有多少逾越之举? 曹操是何等的目无天子? 曹孟德是何等的欺君? 可若无曹孟德一人,这天下早不知有几人称王,早不知有几人称帝! 可若无曹孟德,中原仍旧狼烟难熄,四分五裂。 曹孟德是强势了一些,当年衣带诏事发时,甚至处死了怀有龙种子的董皇后,诛杀了大批汉臣。 可曹操如果不杀他们,局势就此不稳,这些所谓的汉臣谁能稳住局面? 当年霍光专政到了何种地步?虽然说霍光没有曹操这么嚣张。‘ 可霍光甚至行废立之举!纵然如今的曹孟德恐怕也比不上…… 可无论是那个时候,还是往后的这几百年间,都没有人怀疑霍光对大汉的忠心! 荀彧拱手,低声道:“曹丞相有时候是僭越了些,可陛下不该怀疑他对大汉的忠心……” “丞相食汉禄,他绝不会篡位。” “曹丞相征战一生,还不是为了这大汉的天下吗?” “然而争权夺利,诸侯厮杀,动辄身死族灭,丞相有时戾气是重了些,陛下是应当体谅的。” “陛下!” 言至于此,荀彧俯首下跪,他这时候已经老泪纵横了:“若陛下能成为高祖那样的安邦定国之主,曹丞相他,也就甘心做张良那样的治世贤臣了。” “主弱则臣强,主强则臣弱!” “陛下可曾想过,彼时衣带诏事若成,曹丞相身死,这中原而今又会是什么样呢?!” “陛下在遇到曹丞相前颠沛流离,几度陷入险境,这些年虽说委屈了一些,可不也安定了吗?” “臣知道,陛下恨透了曹丞相。” “可陛下终究不是雄主,朝中既有能臣治世,明君是应当垂拱而治的……” 荀彧一通肺腑之言,几欲痛哭流涕。 龙椅上的天子怔怔出神, 荀彧说的是实话。 自己不是雄主,既然曹操是能臣,就该垂拱而治。 “朕非雄主,可朕终究是大汉天子,朕不得不为大汉社稷考虑。” “荀令君,伱应知朕至今尚无子嗣……” 建安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 壬午日,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秋七月,立皇子冯为南阳王。 壬午,南阳王冯薨。 此时刘协已经眼眶通红,当年衣带诏事发,那时董皇后已经怀着他的孩子,那时这个天子数次去求曹操,董皇后仍旧被曹操处死,一尸两命。 荀彧默然道:“陛下龙体正盛,以后自然会有子嗣的。” 天子冷笑:“就算是有子嗣,也只能是曹氏女所生,对吗?” 荀彧默然。 当年权臣霍光不也是如此么…… 天子继续道:“荀令君,你年纪大了,曹丞相年纪也大了,曹丞相也是有子嗣的,你还不明白朕的意思吗?” 荀彧愕然。 刘协深吸了口气:“周文王至死,也是殷商的臣子。” 荀彧呆住…… 这一刻他竟感到窒息。 不等他反应过来,天子已经起身:“荀令君方才不是问阿武是不是汉臣么?” “朕现在就可以回答你……” “接下来的话,朕只对荀令君一个人说!” “阿武当然不是汉臣,阿武如何能是朕的臣子呢?阿武是朕的皇弟!” “荀令君啊,阿武是刘皇叔的儿子,他是汉室后裔,你怎会如此糊涂,他是汉室后裔,你知道的,朕无子嗣……” …… …… 南阳郡,宛城郡守府大堂。 刘武高坐上首大案之后,堂下黑压压一片官吏,足有五十余县的县令…… 整个荆北的官员齐聚于此,拜见刘武。 他们轰然向刘武行礼:“下吏等拜见荆州牧!” 如浪潮般的余音,在整个大堂内四下回响,缓缓散去。 大案之后,一片寂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