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年节物价上涨,不管是这个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后世的几十年,都是普遍现象。 也是普通大众默认的潜规则。 你担心节前涨价,就提前购买。不急着买,就是默认了的。 反正在这一块,从来没人投诉过。 等李香琴离开后,朗迪转头看着龙飞,啧啧一声。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龙哥,你说呢?” 这点龙飞没有反驳,李香琴虽然说话和气,但做事却是果断爽利,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哎对了,龙哥,你说迪厅上点大娘的蔬菜咋样?” 他们迪厅的包间,一直提供洋酒和水果拼盘,若是再加上反季的黄瓜和番茄点缀,好像也挺有卖点的。 龙飞斜了他一眼,“行倒是行,但没必要。” 橘子苹果香蕉才多少钱一斤?干嘛要上这么贵的蔬菜? 那些人去迪厅是寻乐子的,有几个去吃水果的?大多都是摆着好看而已。 朗迪讪讪一笑,无辜地摸了摸鼻子,他就是觉得新鲜嘛。 反正大家都喜欢猎奇,只要平时少见的,不管多贵,总有人好这一口。 算了,他就这么一想,确实没有太大的必要。 李香琴骑着三轮车回到饺子馆,大家看到新鲜的番茄和黄瓜,都忍不住摸了摸。 明明夏天天天能吃到的东西,这才几个月,竟然很想念。 “大姑,糖拌番茄和拍黄瓜卖多少钱一份合适?” “一块钱一份,每天限量。”自家大棚出产的东西,肯定先紧着自己。 只要反季蔬菜上市,肯定能引起一波舆论,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落下饺子馆? 一盘拍黄瓜,可以搭配黑木耳当配料,一盘用一根黄瓜足够了,吃的就是一个精致。 李芳一听这话,眼睛亮亮的,别的菜都是几毛一份,一盘黄瓜就卖一块钱,光想一想她就很激动。 “老板,万一没人舍得吃咋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