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并也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带着陆永春和陆永国在街上转,寻找卖席子的人。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很懂行的大哥。 大哥三十来岁,身边放着十几床席子,各种宽度都有。 他的手背有几道口子,明显是竹子割出来的。 这种情况说明,大哥要么是个新手,不够熟练。 要么就是个老手,经常编席子,总有受伤的时候。 结合旁边的席子,陆阳断定是第二种。 这个年代,手艺人是非常吃香的。 有些厉害的人,一个人甚至可以养活全家。 平时遇上别人需要活干,通常还有酒喝肉吃。 因此,他们都非常高傲,对于自己的手艺也非常看重。 陆阳跑去商店买了一包大前门,走过去递了一根烟给大哥,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 “大哥,你这席子咋买的?” 这个年代,大家都没有钱,很多人抽的都是叶子烟。 至于卷烟,你别说抽,很多人见都没有见过。 大哥原本对陆阳有几分提防的,可见着陆阳这么客气,笑笑接了过去。 陆阳给他点上,大哥吸了一口,热情地说了起来。 原来席子常见的宽度有四种,每一种价格的都不同。 另外,席子还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最外层青篾编的,称为青席,一般又有头青和二青的说法。 这种席子多用来睡觉、休息,也是赚钱最快的。 一种是用下面的黄竹片编的,称为黄席。 经常用来晒谷子、挡拌桶、搭棚子等等。 这就让一床席子有近二十种规格。 不过有一只烟在手,大哥显得非常耐心,一一给陆阳说了起来。 当知道他只是问价格,而不是想学手艺,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没过多久,陆阳心中有了底。 原来席子还真是个值钱货。 平均下来,黄席八角,青席两块。 而在他们乡上,平均下来,黄席才五角,青席才一块三左右。 这也就是说,即便他们队不编,直接去各个乡收,也有不少的利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