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就在想,这人真的是没有极限的吗? 一个人,到底是怎么可能那么有才华,一周连续创作五首不同题材的高难度主旋律作品,还敢再临时加一首的啊! 夸张…… 真就是夸张!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一轮,又跟往常一样,借徐嘉嘉几个胆儿,她都不见得敢跟铭恩大帝对着干了啊啊啊!!! …… “当初呀离家乡~” “告别杨树庄~” “妈妈送树苗~” “对我轻轻讲~” “带着它~” “亲人嘱托记心上罗喂~” “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 …… A段一整段,沈铭恩的演唱非常具有记忆性,并且非常朗朗上口,诠释的那股边防蜀黍们的精神也非常到位。 但如果让绝大多数的普罗大众来说,其实他们反而更喜欢沈铭恩b段开口的这两句…… 蜀黍们的伟大精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的确没法儿切身实地的去感受,毕竟大多数人没有当过兵,他们所知道的边防蜀黍们的辛苦,仅仅是通过一些社交媒体上的视频而已。 可你要说那些个跟“亲人”有关的比较“接地气”的话题,那大家可就可以共鸣了啊…… 【这一段不用你们大儒了!】 【我们来!】 线上直播间里一大批观众直接取代了那帮老师好同学们好的大儒们,他们争先恐后的刷着: 【我认为沈铭恩这几句歌词属于是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歌词插入“妈妈送树苗”的细节,故事情节将“小家”与“大家”连接到了一起,妈妈的嘱托既是轻轻地牵挂,也是对国家的托付!】 【战士栽下树苗,既是对母亲的回应,更是对责任的担当!】 【个人的思念与集体的使命在此融合,让“坚守”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血有肉的情感选择!】 …… 《小白杨》这首歌的精神内核,其实本身就在于一个:平凡中的伟大! 它以平凡诠释伟大,避开了对英雄主义的宏大歌颂,转而聚焦“栽树”、“守哨”等日常细节,却让“坚守”、“奉献”的精神更具穿透力! 通过“妈妈的嘱托”、“树苗的生长”等私人化视角,让听众从个体情感切入,更易共情蜀黍们的牺牲和担当,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自然升华! 边防战士的伟大,正藏在年复一年与小白杨相伴的平凡中! 【什么叫以最朴素的意象(小白杨)、最真挚的情感(母子情、家国情),诠释最厚重的精神(坚守与风险)啊!】 线上直播间里不少观众对这首歌的评价都很高, 弹幕不断疯狂滚动的同时,沈铭恩也在继续唱着: …… “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 “也穿绿军装~” “同我一起守边防~” …… 与歌曲的“接地气”非常配合的是旋律创作中遵循的“口语化”原则,《小白杨》这首歌采用的是民族五声的调式,音域适中、节奏明快,兼具军旅歌曲的阳刚之气与民歌的抒情性。 主歌部分旋律平缓,如许是般铺陈故事;副歌以重复的“小白杨,小白杨”强化记忆点,旋律上扬,带着蓬勃的生命力,既像展示对小白杨的呼唤,也像对坚守信念的呐喊! 这种“叙事+抒情”的旋律结构,让歌曲既适合独唱,也易于合唱,兼顾了艺术表现力与传播性! 这样的作品,才是永久的经典! …… “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起守边防~”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