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李诗诗的想法太过理想化。 她宁可百姓落草为寇,也不愿他们饿死在这座城里。 因此,朱寿用了另一种说法。 这个说法也没错。 他们离开了京城,又能去哪里? 去大阪,算是最好的结果。 但大阪的人会相信他们吗? 大阪的人怎么知道,这几万百姓不是敌方派来的间谍? 如果不确定, 这些百姓到了大阪,同样难逃一死! 想到这里,朱寿再次摇头。 他缓缓坐到地上,指着前面的坐垫说:“你先坐下。” 李诗诗也冷静下来。 仔细思考了朱寿的话后,李诗诗意识到,刚才……可能是自己太冲动了。 现在,根本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任何办法都会害了那几万百姓。 朱寿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留在京城。 在京城,至少还有秩序,还有法律。 士兵们严格遵守大明律法。 在这里,不会有烧杀抢掠。 但到了外面,就难以预料了。 即便京城内正遭受饥荒,但在朱寿看来,这里是他的管辖范围,是有法律和秩序的地方,相对而言是最安全的区域。 至于外面…… 想到这里,李诗诗点点头说:“对不起,朱大人,是我……误会你了。” 朱寿笑着摇头:“无妨。” “我并不怕被误解。” 说着,朱寿指了指面前的茶水,“来,尝尝日本的浓茶。” “味道还不错。” 李诗诗点头,也端起一杯茶,轻抿一口。 “别再为外面的百姓担忧了。” “现在,把他们留在京城,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而且,按时间计算,皇上应该已经抵达舞鹤港了。” “从舞鹤到京城,即便大军行进,十天左右也应该能到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