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士农工商,读书最高! 既然手里能拿得出足够的银钱,谁家不想送自己的孩子进学,做个读书人? 哪怕不盼孩子日后有多大作为功成名就,至少也要比他们这些父母辈的强,跟得名师,腹中有华! 梧桐镇以前既偏又穷,整个镇子甚至县城,都没有正经的书院,仅有老童生、老秀才为糊口开设的私塾。 这是许多镇上百姓心头一憾。 梧桐镇百姓成千上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孩童,当中绝不乏天资聪颖者。 奈何没有更好的引领,只能拘在这方小天地,学有限的学识,过局限的人生。 至于府城大书院,不是学识出众就一定能进去,许多书院都设有门槛,要么需要引荐人,要么需要砸大笔的银子买进去。 即便进去了,孩子也未必能得到好的照顾。 世家子在书院结众欺人、排挤普通人家子弟的事情,屡不鲜见。 现在,他们竟然等到了,等到了梧桐镇有自己的书院! 这是前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且开设书院的是嫉恶如仇、清廉秉正的徐老先生! 有这样一位院长在,梧桐镇书院就绝不会有普通学生被欺负排挤,最后郁郁以至才华泯然的事情发生! 百姓们信徐老先生!信玉溪村! 是以,不得杀过去抢名额啊? 书院只有一个,教书的大儒加请来的夫子也是有数的,书院再大能容的学生也有限! 先到先得! 为了儿女后辈前途,这种时候可不兴相互谦虚了! 说句难听的,套别人麻袋解决竞争对手的心都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