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里正头痛地看着赵行坚。 赵行坚道:“各位,我闺女今年刚及笄,年龄小得很。我建议你们去找那些有经验的夫子教娃娃,不是非得进这个女夫子学堂。” 村民们眼神坚定,斩钉截铁道:“不,我们哪都不去,我们只想进这个女夫子学堂!” 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能跟小九大人做同窗,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蓉儿姑娘,你既然收了井湾村、金桂村、竹山村的娃娃,辛苦你把我们的也收了吧!” “是啊蓉儿姑娘,我们的娃娃也想进学堂读书识字啊!” 蓉儿看着赵行坚:“爹爹……” 赵行坚道:“这件事,蓉儿你自己做主。” 蓉儿点头,“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娃娃要进学堂?这样我心里才有个底。” 红枫村:“我们村五个!” 坝下村:“我们村四个!” …… 最终算下来,有三十个娃娃想报名,加上之前的十五个,一共四十五个娃娃。 “都不用说了,这事成不了!”里正直摆手。 “为啥?” “这么多人,黑河村学堂课室不够!” 黑河村的三间课室是要给娃娃们升级分班用的。 十五个人还勉勉强强可以挤一挤,四十五个就完全行不通了。 “这可就难办了。”村民们一时也犯了难。 “说难也不难!”有村民道,“咱们所有村合伙起来盖一个学堂,也花不了几日时间!” “合伙盖学堂?” 大家眼睛一亮,“这法子倒是可行!” “关键盖到哪?” 十里八乡合伙盖的学堂,放在哪一个村都不好。 “就盖在黑河村!”说话的是金桂村徐老六,金桂村的新里正。 “黑河村人杰地灵,再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盖学堂的地方了。”徐老六道。 徐老六的话算是说到大伙的心坎上了。 黑河村今非昔比,大有一飞冲天的迹象,他们也希望自家娃娃能跟黑河村走得近些。 而且若把学堂建在远离黑河村的地方,小九大人上学也不方便,万一把小祖宗惹生气不肯上学了,那就亏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