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跟人合不来就不用勉强,只能说你们的气场不和。各家过日子,舒坦最重要。” “我在这里没什么朋友,不跟邻居说话套近乎,周围的消息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有些事整个胡同都传遍了,我还不知道咋回事呢。” 所以,每次自己被惊讶的时候,别人都跟看傻子似的瞅着她。 笑话她啥都不懂,消息也最落后。 “你的优点就是诚实厚道,但适当的变通也很必要。”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些诚实厚道,有些长袖善舞。但朋友之间,还是遇事见真章。 “像申请房子这事,你应该让你儿子多去打听。能力范围内,买些礼物去领导家走一趟,亲口询问过情况,心里才有底。” “总比你坐在家里苦思冥想来的奏效一些。” “送礼?不怕您笑话,我们家前段日子因为婆婆住院看病,存的那点钱已经消耗光了,根本就没有余钱送礼了。” 听着大婶的语气,戴晴有些无奈。 “总要尽力而为的,只要你们诚心跑一趟,多少会有些希望的,你们家的情况如何,其实领导多少都了解一些。” 但凡老实本分的人,在干活方面肯定也是勤勤恳恳,不偷懒。这样的人,即便领导不提,心里也是有数的。 有时候,只要肯迈出第一步,放下所谓的尊严和面子,去询问,多少还是有点希望存在的。 总之,就是不能坐在家里,等着好运砸到你头上。 戴晴苦口婆心的说了一番,大婶脸色讪讪,尴尬的不行。 “大师说的有道理,我和孩儿他爸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人。有些事,确实不知道咋办。” 就像当初,知青返城时,孩儿他爸虽然着急,但依旧不争不抢,也是村里最后一个离开的知青。 “既然说开了,就赶紧去试试吧,毕竟孩子的终身大事重要。” 戴晴催促一声,示意她赶紧离开。 大婶站起身,磨磨蹭蹭的从身上掏出五毛钱,尴尬的放到盒子里。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大师收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