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太子-《宋鼎》
第(1/3)页
贾旭等人于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一月初七日到达临安。
吕妙晴下船后便回了吕家在临安的府邸,再未露面。而贾旭与上次回临安时躲在后宅不见人不同,本次他回到临安,对贾似道的各种安排极其的配合,每日游走在各府邸、酒楼之间,四处拜访交游。就连随行的王文军,都觉得奇怪。
“有什么好奇怪的。”贾旭在一日酒后,歪倒在榻上,掐着自己发疼的太阳穴说道:“我不过是为了让他们都来参加我的婚礼而已。你说他们好意思空手来么?当朝宰辅独子与军中擎柱的女儿大婚,那礼单还能薄了?我已与我家大人约定,这次以我婚礼名义收的礼,统统归我所有。我估摸着怎么也得有几百万贯吧?应该够我昌化军花一阵子了。”
他最后颇为感慨地说道:“我这都是为了昌化军的万千百姓牺牲自己,多么的崇高伟大啊。”
“是是是,我家大人最崇高最伟大了。”王文军作为从贾旭在鄂州时便跟随的亲卫,算是他在今世最早的心腹了,知道他虽然遇大事时甚有果决,但平日里并不是个严肃之人,所以在私下并不十分拘束,偶尔还会开几句玩笑。
而贾旭当然也毫不在意。他骨子里到底是个现代人,虽然在大宋待了许久,古人那繁琐的礼数适应了不少,但脑子中的等级观念始终也不如他人那般根深蒂固。此刻的他,以一个极其没有威仪的姿势仰躺在下属面前,也毫不在意,反而不正经地调侃着:“小军军,给我查一下日程,明天到哪家了?”
王文军无奈地看了眼手中的表单,然后说道:“明日是太子在东宫中宴请丞相与公子。”
听到是太子的宴请,贾旭一个挺身,从榻上坐起,吓了王文军一跳。他见贾旭听到是太子宴请做如此反应,又见他此刻紧锁眉头,显然正在思考着什么,便静立一旁没敢做声。
难不成二人有什么过节?
而实际上,贾旭之所以紧缩眉头,只是起猛了,晃得头疼而已。对这个太子,贾旭其实丝毫不畏惧。来自后世的他虽然对于历史只是知道个大概皮毛,但是作为华夏几千年中有名的几个白痴皇帝之一,贾旭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了解的。
要说也许真的是赵宋皇朝天命已尽,别的朝代都是皇子太多,苦于相互争权夺位,而南宋的几个皇帝,虽然大多沉溺女色,但生儿子都挺费劲的。像宋理宗赵昀,本身就是先皇宋宁宗赵扩无子成年,与其胞弟赵与芮一同被抱入宫中做养子,后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他可能是想在子嗣上多努努力,扭转皇室的颓势,可劲儿的荒唐好色,甚至在宫中狎妓,却也只生了三个儿子,还都在出生数月后就去世了。无奈之下只能立其胞弟赵与芮的儿子赵禥为太子。
赵禥的母亲本是荣王(赵与芮)府中的一名侍婢,出身微贱,一次被赵与芮酒后偶然临幸,竟就怀了子嗣。王妃发现后立刻逼其服药打胎,谁知胎儿没打下来,还是出生了。因为是皇帝近亲唯一的男孩,得到全府上下人的保护,无奈已中药毒,天生体弱,手足发软,四岁才会走路,七岁才会说话,智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宋理宗为他配备良师、精心教导,可惜这赵禥的脑子始终不开窍,每次都把考校课业的赵昀气到头脑发昏。左丞相吴潜多次上书,不同意将大宋天下的未来交到这个弱智儿童的手中,要求另选宗室子弟。然而,宋理宗赵昀自己就是史弥远从民间选来的,其父赵希瓐在世时没有任何封爵,只当过山阴县当地的小官,与宋宗室没多大关系,自然想将好不容易到手的皇位留在自己一脉。加之贾似道与吴潜素来不合,见其在皇嗣问题上被皇帝所不满,趁机上书攻讦吴潜擅管天子家世,最终吴潜被贬往外地,别人对此事更不敢多言了。
赵昀还偏不信了这个邪,亲自监督赵禥的学业,每日白天安排讲官为赵禥讲经、讲史,晚上亲自考校白天所讲内容,答对了就老怀大慰,赐座赐茶;答错了,就亲自为其反复讲解分析;怎么讲都不明白的话,赵昀往往会勃然大怒,然而第二天又会耐着性子继续为其讲解。
然后赵禥开窍了么?依然没有。
他唯一不用教就开窍的,大概就是男女之事了。他身为皇太子,如果宠幸妃子、宫女,主管的太监要详细记录受幸日期,以便日后分辨子嗣。而赵禥对此极度热忱,每日动辄记录二三十人,真可谓精力过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