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是种点地,能有什么麻烦的,不过我听那位宋技术员说,这些地瓜叫卫东一号,是新培育的品种,可以增产一半?” 李春华忍不住问道。 “的确是新品种,理论上只要好好照顾,的确能增产这么多,但实际上,真正大规模推广种植起来,因为天气或者各方面原因,能增产百分之三十就不错了。” 李卫东解释。 “百分之三十?那就是三成,真要是成功的话,那真的不少了。” 李春华默默算了一笔账。 “真要是能全部增产三成,那功劳可大了,不过这些新品种真的叫卫东一号?不是胡乱起的名字?” 旁边,李重九终于没忍住,把心底的疑问问了出来。 如果不认识李卫东,他或许还不会多想,但李卫东如今就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让他怎么能忽略这个明显有着特别意义的名字? “准确的说,这些新品种都是我以前在第六农场当副队长的时候建造的一个温室大棚弄出来的,在这期间,一位农科所的教授帮了不少忙,不过最终在讨论这批新品种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因为我的贡献最大,所以干脆就叫卫东一号,不过呢,对外宣传的时候这个卫是保卫的卫,东是东方红的红。” 李卫东这一番话,让周围三人又震惊又古怪。 尤其是李春华,他也算看着李卫东长大的,虽然小时候李卫东也得下地干活,但要说种地多好,肯定远远排不上号。 而且以前上学的时候李卫东也没学过这些。 所以,在李春华看来,李卫东这个贡献大,或许是因为他当时是第六农场的副队长,再加上申请建造了那个大棚,主要就是负责那一块。 技术方面,肯定是人家教授的功劳。 至于最后为什么会叫卫东一号,他不想去多想,甚至乐见其成。 毕竟李卫东是李家村的人,是他没出五服的侄子。 如果卫东一号真的跟李卫东说的那样可以增产三成,绝对能大规模的种植,到时候,卫东一号也会更加有名。 说不定李家村也能跟着沾光。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东哥,你真的太厉害了。” 李海波忍不住说道。 他的年龄要比李卫东大好几岁,以前一口一个卫东,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东哥,甚至这个称呼也得到村里不少年轻人的拥护。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李海波跟李卫东又不是没出五服的关系,连名字里都一个是海,一个是卫。 虽然叫东哥有巴结的嫌疑,但比起叫李副大队长明显更加亲近。 而这个称呼,李春华跟李重九都没有说什么。 他们两个叫一声卫东,谁都挑不出毛病来,但如果换成是李海波,大大咧咧的叫卫东,他们也会觉得刺耳。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卫东身份地位改变的缘故。 多少年形成的某些观念,绝对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主要是运气好,而且也多亏了赵教授帮忙,我就是打打下手,不过村里这块试验田,还得麻烦海波哥帮忙照看,回头我会嘱咐宋技术员,让他尽量每个星期来一趟,你们听他的就行。” 李卫东客气的说道。 “东哥放心,有我在,甭管鸟还是兔子,都别想伤害这些地瓜。” 李海波激动的满脸通红,就差拍着胸口保证了。 他好歹也是村里的弹弓大王,指哪打哪,所以信心十足。 而且这可是跟李卫东拉近关系的机会。 李海波作为民兵队的一员,肯定争不过那些种地的人,但上次李占奎回来,曾说过让他在民兵队里好好表现,未来未必没有机会。 李海波不是傻子,自然能听明白李占奎话中的暗示。 所以之前在选人在这边值勤的时候,他可是费了不少力才抢到。 就是希望能在李卫东面前多露露面。 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 尤其是刚刚那一声海波哥,更是让他骨头都轻了几分。 “卫东,这边我肯定会好好照看的,一切都听那位宋技术员的。” 李重九也在一旁保证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