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什么绸?”刘大娘没有听清。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 “这种绸子产于江南,因其质地轻滑,光泽明艳而深入高门大户的喜爱。这种绸子的名字来自于萧纲的《咏栀子花》——‘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的(读迪)的’单指鲜艳明媚貌,故而此绸被称为的绸。”允央一边低头仔细检查着这块绸子,一边耐心地解释。 刘大娘其实并没有听懂允央到底在说什么,但她明白这块绸子似乎并没有买亏了:“块好料子。那人鬼鬼祟祟,急急慌慌地扯住了我,非要卖给我。,他也是个不识货的,多半是哪个富贾人家的内贼,偷了主人的东西来填自己的亏空。” 允央没有说话,静静地检查完这块料子后道:“这并不是一块一等的绸,中间还是有些细小的瑕疵。不过这不要紧,只要好好谋划一番,就能将这瑕疵用刺绣不着痕迹地掩盖过去,旁人根本来。” 刘大娘眼睛放出光来:“那你倒是估计用这绸子做的衣服能值多少钱?” 允央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中间不出什么意外,一件衣服能卖到八十到一百两吧。” “什么?”刘大娘声音都有些发颤了:“你说什么?怎么可能这么多钱,这料子才一两呢!” 允央浅笑盈盈地抚着她的肩膀:“我……之前因为家里的原故,见过几件这样的衣服,都是这样的价钱,定没有错。” 刘大娘知道允央为人一向谨慎,若没有八成的把握,她断不会开这样的口。于是,刘大娘满脸喜色,乐呵呵地拉着允央坐在床沿上询问起来。 她们两个聊得正欢,就听到门口有人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呃,你这个老婆子,也不什么时辰了,不知道做饭,到东家长西家短地扯上闲话了。” 允央一听是刘老头的声音,脸上欢快的神色登时散得干干净净,她拘谨地站了起来,立在一旁。 刘大娘不耐烦地回了一句:“太阳还高高的呢,催什么催呀?哪天少了你吃,少了你穿,吵吵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