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8毛一张的书法作品-《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3/3)页

    黄华,不慌不忙的笑道:“不用担心,古台那么大個人还能丢了不成,估计是去厕所了。”

    经他这么一说,其他二位也想上厕所了。

    于是三人当即决定,去方便一下,顺便寻个领导。

    这一会,古铮铮正坐在博物馆的一间办公室里打电话。

    “经我观察,有两幅画小江同志挺喜欢的……”古铮铮正在给周也明去电话:

    “对了,还有一个……谁来着,名字记不清了,反正那字不贵,才8毛一张。”

    电话的另一头,坐在办公室里的周也明,写得很仔细:

    “……李可染、黄宾虹……还有8毛一张的书法。就这么多?”

    古铮铮看得很清楚:“对,就这么多。”

    周也明搁下笔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古台,我刚刚得知,文化/部给宗福先的奖金批下来了,整整两千块。”

    “两千?这么高?”古铮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转念一想:“哪个宗福先啊?奖励这么多。”

    “你可真是贵人忘性大,”周也明提醒道:“于无声处的作者,这部话剧不是在你们浦江,先火起来的嘛!”

    “噢,”这么一说,古铮铮也想起来了:“那话剧的确很了不起,我听说作品发表后,作者已经做好了蹲号子的准备。”

    周也明点点头,《于无声处》在当今这样的年代,的确犹如一道惊雷。

    组织编排这部话剧的创作班底,也真的顶上了所有的压力。

    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出现,许多优秀的作者才开始重新执笔,畅所欲言。

    只不过,畅着畅着就歪了。

    周也明,抓着听筒继续说道:

    “按说小江同志这次的功劳也不小,一举为咱们解决了两项难题,也应该好好奖励奖励,但咱们的权力范围……”

    他实在有点过意不去。

    古铮铮接过了话题:

    “不碍事的,小江同志是个实诚孩子,他的思想工作我来做,其实像他这样的民间美术爱好者,咱们奖给他两幅字画,比奖给他钱还管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