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从上次给江川巨额零花钱的事件后,漂亮的小姑娘就得了一个霸气的外号。 江川探进半个身子一看,就笑了:“如画就喜欢画这些,我俩上课时传的纸条上全都是她的画。” “她怎么知道潜伏是我写的?”江山挖了小妹一眼。 江川吐了吐舌头:“她又不是外人。” 【1月31日,蛇-口开放工业区正式成立了,我和二哥已经开始创作第二幅壁画。】 【2月5日,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相继返回浦江。】 【2月7日,报社办公楼侧面的脚手架已经搭建完成,在吕晓姐和江妈的强烈要求下, 二哥终于同意和浦江装潢的画师,共同完成《东方都市报》的外墙广告字。】 江河说得没错,看上去很胆颤的工作,在他们几个外墙艺术家的手上,就跟玩得一样简单。 《东方都市报》五个恢宏的大字,挥毫在了报社的外立面墙上。 很壮观,也很抢眼。 《浦江日报》的魏远行,这阵子时常要坐着小轿车过来看几眼。 面对眼前几个飘逸的大字,魏远行摇了摇头:“形式主义。” 再看向报社院墙上一幅幅壁画,更瞧不上了:“花里胡哨,他们就不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报纸上?” 之前,《浦江日报》几个成功的改版,已经成了各个城市报社争相学习的榜样。 在所有报社才意识到改版势在必行的时候,魏远行亦然成了他们的辅导员。 “今天的会议上,我要宣布一个决定,”坐在轿车里的魏远行,对下属说道:“咱们报社的广告价格,该提一提了。” 戴眼镜的下属点了点头:“您准备提到多少标准?” 魏远行闭上眼睛想了想:“就和《解-放日报》一个价。” “二十行高的1200元?” “如今,咱们《浦江日报》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了,”魏远行当即决定:“就和《解-放日报》一个标准走。” 还有十天的时间,《东方都市报》的首刊就要送审了。 这些天,江山和江河哪里都没去,天天待在报社外刷墙。 一幅接着一幅的彩绘,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人来人往的市民,常常会放慢脚步注视一会。 咔嚓卡嚓…… 身后传来的一阵摁快门的声音。 当江山停下粉刷回头看的时候,余思归正举着相机疯狂的摁快门。 江山一见是她,乐了起来:“怎么是伱?” 余思归终于舍得放下了相机:“我给你送真由美来了。” 当天,和父亲走下飞机的余思归,在见到古铮铮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江山在哪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