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实,幸福可乐的叶经理,早在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就同意了江山的提议。 9集电视连续剧,500元一集的广告费,想想也就几千块钱的事! 江山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双方都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影视广告合作。 也可以从侧面告诉周也明,不是电视台得了《铁臂阿童木》的便宜,而是对方占了他们的光。 1979年,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台,广告费还不到主报和广播电台的一半。 当然,外企另当别论。 改开初期,内外的收费差距,十倍都不止。 直到1981年开始,全国激增的电视机拥有量,才扭转这一玄幻的局面。 电话刚放下,王扶林立刻开口问道:“是幸福可乐?” “对,”江山笑呵呵的点点头:“他们本就想来燕京开展活动,赞助您的《敌营十八年》正好合适。” “对方应该同意了吧,”周也明笑道:“听你这么一解释,换我也会答应的。” “推销嘛,还不得把这事夸得像朵花一样。” 戏服的问题一解决,王扶林顿时轻松了不少。 这一会,他再看向江山,只觉得越看越靠谱:“还别说,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不过,你是怎么想到这办法的。” 三个人此时纷纷落座,正在点烟的江山还没来得及开口。 就听见周也明替他说道:“老王,你知道这小子是谁的朋友吗?” 他这话一说完,江山也疑惑的看向了他。 这和他朋友有什么关系?再说,他究竟是谁的朋友? 周台满眼笑意的看了看二位:“大地广告的余庆涵,还记得吗?” 王扶林当然记得:“《铁臂阿童木》的介绍人呗。” “小江和余老的女儿,是好朋友!” “噢!” 江山也跟着:“噢~” 原来周台是这个思路,不过能这样想也不错。 “小江同志,”夹着一支烟的王扶林,此时满脸慈祥:“你也是浦江人?” 一听这话,江山试着问道:“王导也是?” “这还真是巧了,我当年离开浦江的时候,还没你大呢。” “知道吗小江,”周也明赶紧笑道:“王导当年毕业分配到燕京广播局时,是陈老总亲自去车站送行的。” “这么牛?”江山着实没想到。 “又不是送我一人。”王扶林当即摆了摆手:“不过要说起来,陈老总可一直都在为咱们国家的影视发展出策出力。” 周也明点了点头:“《南征北战》之所以能这么成功,除了有担任历史顾问的粟大将,还离不开参与编剧工作的陈老总。” 拍摄于1952年的《南征北战》,剧本由陈老总在火车上亲自改编而来。 志愿军群演,真枪实弹的上阵,让影片成了日后不可复制的经典。 “最值得一说的是,”王扶林特意提了一嘴:“这部剧的戏服,也都是真家伙。” “那数量可不少,”江山稍微一想,都觉得了不得:“这么多制服都上哪去了?” “你说呢,”王扶林的眼皮一耷拉:“我军的自然都在,可敌方制服可就惨了。” “也是,整整十年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