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但有文,还在文章的旁边配上了两位女同志的照片。 很明显,这些抓眼球的发表方式,一贯都是江山的传统习惯。 “还真是她俩写的,”秦主编不可思议的看着报上的两篇文章:“两位歌唱家难道是事先说好了?怎么忽然就开始写起文章来了。” “这《东方都市报》牛起来,可是真的牛,”另一位编辑,不得不说声佩服: “我们家报纸刊登一篇夸赞《乡恋》的文章,还特意开会研究了两天。它倒好,一上就是两篇,还都是歌唱家本人写的。” “说的就是啊,也不知道他们家的编辑是怎么约到的稿?” 说完,秦主编看了眼自家《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歌曲界的改革先锋——朱逢博》。 “你们快看第三版,” 刚看完《射雕英雄传》的一位编辑,又在《东方都市报》上发现了一篇文章:“《你不知道的边界线》。” “……小溪边的姑娘们听了老阿爹的话后,赶紧架锅烧起了热水,” 当秦主编念完了报上的文章后,原本还很热闹的编辑室,立刻安静了起来。 “《东方都市报》,” 已经走到窗边的秦主编,看着窗外喃喃自语了一句:“之前的《高考密卷》也是他们家的杰作吧?” “他们家的杰作,何止是一个《高考密卷》,就这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也不是一般报刊能搞到手的呀。” “《每周一星》、《影视天地》、《天天外语角》……还有最近的《走进校园》,无论哪一个拿出来,都够其它报刊眼馋的了。” “是啊,”站在窗前的秦主编,忍不住皱起了眉:“就这,居然还是一家新创办的报纸,说出去谁敢相信,你们信吗?” “反正我不信!” “我也不信。” 就在秦康连连摇头,表示他也不信的同时,又一篇新闻映入了他的眼帘。 《在香江掀起抢购热潮的蔷薇处处开,终于被引进了》 “应广大市民群众的强烈要求,现有少量港版的立体声磁带《蔷薇处处开》……” 读到这,秦主编立刻抬起了头:“派个记者去打听一下这盒磁带的情况,如果确实已经有货了,让他赶紧买一盒回来听听。” …… 就在《文汇报》的编辑,集体观看别人家报纸的时候,已经走进译制厂大门的江山同志,也在看着他们的《文汇报》。 “短短的48天时间里,应燕京歌舞团的邀请,歌唱家朱逢博一连演唱了36场个人演唱会,收到了燕京广大市民们的一致好评……朱老师您瞧,” 江山笑着对走在身旁的朱逢博说道:“今天的《文汇报》也在夸您了。” “是嘛?”朱逢博赶紧把报纸接了过来:“在哪呢?” “这呢!” “怎么都开始刊登描写我的文章了?” 瞧着眼前的新闻,朱逢博只觉的这一切,一定和《东方都市报》宣传“蔷薇处处开”的报导有关。 “这是我们家的报纸,”江山又递了份报给对方:“不但有您写得文章,还刊登了李谷壹老师的文章。” “是她亲自写的?” “不但是她写的,还是她亲手交给我的。” “亲手交给你的?这么说,江记者你也采访过……” 按照之前约好的时间,江山终于在译制片厂里见到了当今歌唱界的一姐朱逢博老师。 在去往录影棚的路上,朱逢博惊讶的得知,面前这位年轻的记者居然已经和谷健芬、李谷壹在一张桌上吃过饭了。 “她们在知道您的磁带转内销后,都说要带去团里推销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