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像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的纪录片一样。 哪怕此时的万人体育馆正被块块农田包围着,却连一颗萝卜秧子也别想进入镜头的框框里。 随着徐汇新村九栋高楼的一路延伸,浦江体育馆也出现在了电视机了。 “你们快看,站在老三家的楼上,能清清楚楚的看见这座万人体育馆。” 【瞧,这座新建的浦江体育馆,可不能不看……】 毕克的解说声,恰到好处的重新响了起来。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钢琴配乐,但凡是浦江能拿得出手的看家建筑,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在了电视里。 这会再看看江爸和江妈的笑脸,那可真是要多灿烂就有多灿烂! …… “今年年头的时候,部分官员连护照和签证都分不清楚,” 烟雾缭绕的轻工局办公室里,许局长的声音正在迷雾中来回穿梭着: “在广-州,和香江商人进行商务谈判的人,被对方怒指无知透顶。 更让对方大呼心累的是,咱们国家五花八门的官衔。 到最后,实在搞不清楚的外商,只能从进场的先后顺序,来判断官阶的高低……” 眼见许局长的语调越来越沉闷,江山一脸疑惑的看向了坐在身旁的黄华。 巧合的是,黄华同志也正一脸迷茫的看着他。 一番无知的眼神来往后,两人决定继续认真听讲。 “据香江一家报刊的粗略统计,内地竟找不出几个45岁以下、受过良好教育的干部。” 说完这话后,许局长的表情比平日里更觉着板正了。 “说这话的是香江的哪家报纸?”江山觉得这会必须有人开口了。 不然,不就等于在坐的全都默认了这句话的含义。 “没记错的话,”许局长其实记得一清二楚:“应该是《香江工商报》。” “是它呀,”江山一猜就是它:“您根本不用在意这家报上的言论。” “为什么不用在意?” “香江目前的报刊有不同的派系,” 此时的江山,好歹也算是新闻单位的职工。 聊聊这些话题,还是合情合理的。 “那这《香江工商报》属于哪派?” “标准的亲台派!”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许局长看着江山道:“也就是说,这家报上的内容不可全信。” “随便听听也就得了!” 《香江工商报》在此时也被称作美蒋报纸。 等到1984年确定了回归的日期后,这家报社也随后宣布了关门歇业的消息。 许局长默默的点了点头。 虽然江山的话令他有了些许安慰,但也仅仅只有些许。 “我说这话,其实没有别的意思,” 许局重新点燃了一支香烟:“只是觉得,咱们国家目前除了缺少外汇,更缺少人才。” 在坐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用力的点头称是。 “知道今晚我为什么又把你找过来了吗?”许局看着江山问道。 “不知道,”江山是真猜不到。 傍晚的时候,前脚刚踏进51号小院的江山,就被黄华的小汽车拉来了轻工局。 和上次一模一样,黄华自己也不清楚所谓何事。 只晓得这一会的许局长,正在满世界的找江山。 在这个即没有call机,也没有手机的年代,找个人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 “你俩都还没吃饭吧,”许局向门外指了指:“我们去食堂边吃边聊吧。” …… 面对许局给安排的高规格招待标准,江山和黄华决定不负所望的吃出个高度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