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相反,还遭受了不少不公的待遇。 这次能被团里选送去浦江演出,还说会特意为她写首歌。 可真把她给乐坏了。 黑暗中的苏小明,侧着身子枕着脑袋。 一双明亮的眼睛穿过黑夜,回想起了自己的黑夜。 比江山小一岁的苏小明,出生于1957年。 她的妈妈是“三八”式干部,爸爸是总政文工团的第一任团长。 特殊年代时,妈妈将提前写好的五张纸条,塞进了饭盒里。 大女儿拿着纸条,坐火车赶到了沈-阳。 军区的一位司令员,将她安排到岛上当上了一名女兵。 二女儿拿着纸条,找去了山东。 军—分区的一位首长,让她就地当了兵。 三女儿跑去黑龙江后,被分在建设兵团里插队。 老四和老五苏小明年纪太小,只能留在家里相依为命。 直到1974年,苏小明才被海政合唱队收了编。 但一直想成为独唱演员的她,却从没有如愿过。 直到最近一年,苏小明才在邓丽君的歌声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音乐。 “也不知道,会给我写首什么样的歌?” 整整一天,苏小明都在想着同样的问题。 海政的专业词作家马金星,这会也在家里思考着这个问题。 在接到团里布置的任务后,坐在书桌前的他正在闭着眼睛回忆着下部队体验生活时的情景。 跟随战舰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时,马金星晕得那叫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行。 这时候士兵们都围在他身边照顾他。 “你就把自己想象成躺在摇篮里。” 一想到这句话,马金星立刻笔走如飞。 不出两小时,一篇名为《军港之夜》的歌词,就洋洋洒洒的写成了。 兴奋中的马金星,连夜将歌词送去了作曲家刘诗召的家里。 这个时辰的刘诗召,正在家里偷听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在看到马金星送来的歌词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老马,这次我们来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怎么样?” “行啊,”马金星笑道:“我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愿意奉陪到底。” 早在之前,马金星因为创作了歌曲《泉水叮咚响》,被一位领导大骂为:不知死活的东西。 刘诗召一听这话,立马就想起了这茬。 两位词曲家相视一笑,一首唱响了整个80年代的《军港之夜》,就这样在一夜之间诞生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