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相比5米3长的《清明上河图》,3米不到的《八十七神仙卷》的复制难度要小很多。 这个难度针对的不止是长度,整个画面的构图也有决定性。” “你们估计要花多长时间?” “这幅纯白描的绢本长卷,顺利的话一年左右就能完成,” 这会说话的是临摹大师冯忠莲:“要想做到分毫不差,这是最基本的用时了。” “《清明上河图》你们复制了多长时间。” “前后用时共计20年。” “多久?” “《清明上河图》的临摹绘制时间不是连贯性的,”朱家溍在一旁解释: “中间由于情况特殊,研究所关停了10年之久,直到76年才重新恢复工作。” “不容易啊,同志们辛苦了,” 大家的时间线出奇的一致,卢旭章当然一点就明。 缓缓踱步在摹画与摹章的同志之间,卢旭章明显被这些身手不凡、但甘于幕后的大师感动了: “古卷青灯,是你们的默默坚持,保障了中华古文化的传衍保护工作。 今后如果有什么需要,伱们可以让领导直接向我提出申请。 一年之后,局里也会专门为你们组织一次旅游出行的机会。” 80年代初,故博也是旅游局的分管单位。 即便在日后,故博也是直属旅游部的公益类事业单位。 原本听见“古卷青灯”这一准确定位后,参与临摹的几位老师,已经眼含触动的看向了面前的大领导。 之后再一听从未出现过的单位福利,两位老师当即向上级单位表示: “局长放心,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完成的工作。我们向您保证,一定分毫不差的完成《八十七神仙卷》复制任务。” 直到看着卢局长乘车而去,王世襄还是有点不可置信:“这幅画真是为江山专门复制的?” “你小声一点,” 朱家溍左右看了看:“别给外人听见了。” “你不说这茬我还想不起来呢,” 王世襄和黄永钰,一边一个把朱家溍架到了一个死角。 “别给外人听见?那我和永钰算什么,外人?” “这事可不怨我啊,”朱家溍:“这可是卢旭章专门嘱咐过的,除了我们仨谁都不能说。” “你们仨?”黄永钰急了:“你们仨是谁?” “还能是谁?我、启功和半尺呗。” “原来你们都知道了,”王世襄:“合着就我和永钰蒙在鼓里,亏得我俩还大老远给你们带了礼物。” “一会咱俩就把行李分了,”黄永钰:“一个破布头也别留给他们。” 俩老头说完,调转屁股就走。 “你俩怎么都冲着我来了?” 朱家溍笑呵呵在后面追:“我倒是想跟你们说来着,是半尺死摁着不让提的,要不咱们把半尺那份分了得了。” “朱专员你嚼我什么舌根呢?” 三个人不知不觉从徐邦达的窗口一穿而过,徐半尺立刻跨门而出: “你们跑那么快干什么呀,把我的东西还来……” …… 浦江城,安和街51号。 擦了个红脸蛋的江小鱼、江小白,正在表演学校排练的六一节目。 江小白的表演先不谈,反正就是个添头。 但这会看着小院里咿咿呀呀、连唱带跳的江小鱼,全家人仿佛看见了她小姑江川小时候的模样。 五官水灵,五音发挥……全凭气运。 “小哥,” 待在屋里的江川,和如画一块趴在芭比屋的面前:“这不还没到六一嘛,你就给小鱼过儿童节了?” “也不差这几天,”江山枕着胳膊躺在沙发上:“趁着我今天有空,干脆就提前哄孩子开心开心。” 一曲结束,江小鱼赶紧跑回屋扑在了芭比屋旁。 屋外,又响起了一阵阵儿童机关枪的声音,江山给小白带回了长短不一的五把枪。 这一会,江小白正在江海的带领下,与二叔顽强的抵抗着。 此时此刻,江河更期盼自家的孩子早日落地成人了。 “小川,” 回想着小侄女的歌声,江山不放心的看向小妹:“明天就要去上戏面试了,心里有把握么?” “有,” 江川一向有勇有勇,见小哥问话,干脆将凳子抹了过来: “跟你说小哥,台长叔叔专门请人教我学了一段戏。” 江山惊了:“你还要唱戏?” “不用动嘴,只要跟着伴奏摆摆身段就行。” “噢,” 江山点点头,看来专业人士已经进行了专业分析:“可真是难为他们了。” “不止呢,小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