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一边,周洁在一片雪白的追光灯下翩翩起舞。 【小周,你的目光天生就带着一丝内敛的坚韧,】 两个月前的舞蹈教室里,江山把她送上了首席的位置: 【这要是搁在抗战年代,不发展你进地下组织,我都替组织可惜。】 下一秒,周洁的姿态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角色。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那些牺牲的先烈,都不该被遗忘。】 【是你们,用最柔美的舞蹈,唤醒了人民的记忆。】 【不要认为大声宣读才是一种怀念,唯美的视觉艺术同样也是一种致敬。】 【注意表情,立住了。】 【这一段再飒一点。】 【我需要伱们再美一点。】 【就是这样,你们简直美极了。】 【你们以为咱们的《渔光曲》仅仅是一支舞蹈吗?不,它是一串永不消逝的电波!】 这一刻,与江编导相处的点点滴滴,不断在姑娘们的眼前出现。 渐渐地,在灯光、音乐的不断配合下。 浦江舞剧院的15位舞蹈演员,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年代,融入了那个令人向往的集体…… 她们或是大开大合、或是灵动翻飞…… 台下的所有评委、以及部分业内观众,无人喝水、无人交流…… 双眼紧盯舞台,生怕错过了台上的一丝一毫。 尽管如此,大家的双眼还是忙不过来。 《渔光曲》中的15位舞蹈演员,或散或聚, 东边刚亮,西边也亮的多变舞姿,令台下的专业观众目不暇接、幕幕见新。 只觉得是在看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即便是早已阅舞无数,也在这一刻感觉大饱眼福。 舞台之上,四扇安有滚轮的“石库门弄堂”条幅,在灯光下慢慢向两边撤去。 随着一段小提琴的悠扬起伏,单足立在方凳上的15位演员,身姿若清影、翻扇如蝶飞。 悠悠漫漫,伴随着音乐的逐渐收低,台上的灯光也重新陷入了一片黑暗。 两秒钟后,就在台下的观众准备鼓掌的时候。 一束孤零零的追光灯,啪的一下,点亮了舞台的右后方。 雪白的聚光灯下,身着灰布长袍、架着黑边眼镜的陈佩丝,正冒着风险给大后方延安发送着电报。 滴滴滴、滴滴滴—— 在一串电报声响起后,背景音乐中传出了由远及近的枪声。 【同志们、永别了!】 孙道临老师熟悉的声音,震的台下的评委或半张着嘴看向舞台、或紧盯着舞台观察下一步行动。 更多的观众则多是一副越看越兴奋、越兴奋便越期待的模样。 在一句孙道临的经典台词说完后,黑暗中仅存一束光亮的舞台,又啪的一声,投下了另一束灯光。 对比先前的右后方,这一会点亮灯光的方位是整个舞台的左前方。 灯光的笼罩下,身穿白色警服的龚雪,在舞台上方落下的一面五星红旗下,头戴耳机,敲击电报。 滴滴滴、滴滴滴—— 【李白前辈,今天是1980年8月5日, 我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向您发送这份迟来的回复:您期盼的黎明已经实现了。】 忽的一下,之前调低的背景音乐再次响起。 无论音乐如何变化,“滴滴滴、滴滴滴”的电报声,始终与音乐融为一体、悠扬致远…… 帷幕落下 哗——哗——哗—— 满场掌声响起,包括前排的评委在内,所有人都起身为台上的精彩表演鼓起了掌。 当帷幕再次升起时,15位重新走上舞台的姑娘、与陈佩丝、龚雪,一边鼓掌、一边看向同一个方向。 在他们微笑的目光中,江山第一次以舞蹈编导的身份走上了舞台。 下一刻,立于舞台最中央的江山,左手牵着周洁、右手牵着董智芝。 高举双臂,面向所有评委、观众,鞠躬谢幕。 满场随即又响起了一片更加热烈的掌声。 观众席间的几位同志,在啪啪鼓掌的同时、还会忍不住抹一把噙在眼角的泪花。 …… 兴奋的笑脸、乱舞的双手,《渔光曲》的全班人马,各个都是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 一个挨一个走到后台后,姑娘们立马开心的抱在了一块。 从头到尾,浦江电视台的摄像机始终没离开过半分。 “同志们,你们刚刚的表演简直棒的不能再棒了,” 江山这会也特激动,一想到自己的任务终于圆满结束: “在这,我要代表一位隐蔽战线的领导,向你们说声感谢。 感谢你们传颂了那些牺牲在黎明前的英雄事迹。” 说完,江山面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鞠,当即把姑娘们的泪腺给拉垮了。 “你这是干什么呢?江编导。” “该说感谢的人,应该是我们。” “江编导……” “江编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