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瞧瞧,我又给大家找了不少照片。” “快给我看看。” “这还都是剧照嘛。” “张瑜的这张能给我吗?” “照片太多了也不好,”江海的眼都看花了:“我们都挑花眼了。” “都定下谁了?”江山进门就给自己倒水:“选好了没有?” “你来看看,” “一张照片看着太单薄了,”江山又在照片堆里扒拉了起来: “咱们最好在每张主页的边上,再拼两三个圆形小张。” “这个提议不错,”蔡主编认为:“毕竟要看整整一个月嘛!” “小张的照片,干脆就用她们的剧照。”江海也伸手挑了起来。 荣斌提醒道:“关键先得定人数。” “这张,”蔡主编又挑出一位:“沈丹萍。” “还有她,斯琴高娃。” 江山:“多少个了?” “9个了!” 《东方都市报》这次的挂历主题叫《80年代的新一辈》,岁数大的还真不能上。 “那就干脆再加几位男演员,” 江山觉得也该给女同志们送点福利:“来个陈佩丝。” 宁花立马道:“再来个唐国强。” “对了,”荣斌:“还有《庐山恋》的郭凯敏。” 这哥们最近比唐国强都火。 在和张瑜拍了部爆火的《庐山恋》之前,还和龚雪演了一部《好事多磨》。 “行了,正好够12张了,” 江海对着老三挥了挥手:“江科长,一会麻烦你再去找几张男演员的照片吧!” 终于,《东方都市报》的明星挂历,就这样诞生了。 …… 燕京城,钓鱼台国宾馆。 李部、卢旭章和一位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坐到了一块。 “怎么样啊,世平,” 卢旭章瞧着从香江回来的庄世平,笑道:“今天这道点心,你没吃过吧?” 看着桌上的一大盘“荷塘月色”,庄世平都不知道该从哪儿下嘴了: “真是吃的呀?你要不说,我还以为是盆景呢!” 哈哈哈一阵笑声过后,几位老同志同时举起了筷子。 自打江山来这走了一遭后,“八仙过海”、“荷塘月色”等菜式,便被加入了国宾馆的菜单。 “我这次回燕京,” “是嘛,”李部的筷子一停:“这是件好事呀!” …… 1979年改革初期,中国银行便在卢森堡开了一家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家海外分行。 随后,日一本的输出入银行,进入燕京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办事处。 到了1980年,东京银行又陆续在燕京、浦江、广一州、设立了办事处。 “据我了解,”李部这会放下了筷子:“日——本的兴业银行,已经被获准入境了开办银行了。” “你们……”李部:“想好在哪落脚了吗?” “我的意思嘛……”庄世平缓缓道:“还是想在深一圳落户。” “……”稍稍顿了几秒后,李部点了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呀……” 世人皆知香江的南洋商业银行创始人是庄世平。 却不知这家银行最初却是香江的联合行出资拿到的牌照。 杨廉安,红色商业战线的潜伏者,也是博古同志的亲弟弟。 这位当初以两根金条打天下的香江“联合行”创办人,有着和卢旭章极其相似的经历。 他俩一个内地、一个港澳,都在为前方战线输送钱粮。 不同的是,拥有经商天赋、但并不喜欢做买卖的卢旭章,在新中国成立后,便把自己手里的广大华行一并交给了杨廉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