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编剧?编什么?”江海夹了一筷子土豆丝。 “说是今年有不少国家拍了纪念二战胜利日的公益广告,” 江山弹了弹手里的烟灰: “香江目前上映的一部抗战电影非常卖座,另一家电视台也在拍摄一部有关抗日民族英雄的电视剧……” 江海明白了:“所以,这家电视台也想凑凑热闹?” “都还记得那部《楚留香传奇》吧,” 江山看着二位哥哥:“那就是这家电视台拍的。” “香江的无线电视台?” 江海当然记得那段熬夜看录像带的日子:“那片子拍的可真不错。” “嗯,” 江河跟着点了点头:“这公益广告他们不会自己拍么?怎么,感觉没你拍的好?” “这我就不知道了,” 在江山的记忆中,香江的公益广告还真拍不过央视: “反正他们这次托人带话了,一部片子20万。” 这个时间段,邵氏给倪匡开的稿费是一部3到5万。 倪匡手快,他能同时给好几家老板供货。 就算是给邵氏,也能一个月交个两三部。 至于拍不拍,就不关他的事了。 “二……二十万?”江海显然是呛着了:“咳……咳……” 说起来,这还是江山第一次以个人收入的形式,把自己的收费标准告诉自家人。 在这之前,无论老三挣得多少,家里人都以为是替公司挣的。 “这20万都你一个人的?” 江河没说话,江海继续追问:“不用交给单位?” “具体情况还要具体研究,” 江山说的一本正经:“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我能不能拿下这份合约。” “……” 江海一听,立马重视了起来:“主题不是已经确立了嘛,那咱们就围着二战想呗。” 不要他说,江河已经开始帮老三琢磨上了:“以反战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大哥你见过吗?” “没有,”江海摇了摇头:“老三你见过?” “见的不多,这种类型的广告直到6、70年代才开始出现,” 江山想想就觉得好笑:“而且最先挑头打出反战广告的国家,居然还是日一本。” 江海:“那香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具体时间我也不是很清楚……” 在江山的记忆中,香江就没什么特别出色的反战公益广告。 不过倒是有一部商业广告,不但引发了民众对二战的痛恨,还成就了一句经典广告词。 它,就是著名的“铁达时”手表广告三部曲。 1976年,香江的宝光集团正式收购了创建于1887年的瑞士手表品牌:铁达时。 但无论是收购前,还是收购后,铁达时都是一副寂寂无名的模样。 直到时间来到了1988年。 刚凭借《胭脂扣》成为影后的梅艳芳,成了“铁达时”的首位香江代言人。 而刚成立没5年的灵智广告公司,为梅艳芳量身定做的一部爱而不得的复古广告。 这部以民国火车站为背景的广告,只轻飘飘的闪现了几个恋人分分合合的画面。 说起来并没有多少故事性,唯一的亮点就是一袭复古妆容的梅艳芳。 但却出现了那句令人眼前一亮的广告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到了1990年,初尝甜头的“铁达时”和“灵智”再次合作。 一部由王杰主演的“天长地久”广告再次出现。 这一回,广告中开始出现了乱世战火纷飞的剧情。 但和上一部一样,也只是匆匆一过而已。 这部远赴北海道拍摄的广告,和第一部一样。 属于广告红了,产品没红的那一类。 这样的结果,是“铁达时”最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人家花钱不是来听响的! 于是“灵智”公司反复观看了前两部广告后,在1992年推出了第三部“天长地久”广告。 与前两部一样,“灵智”依旧选择以战火乱世为背景,但这一回的广告却变得有血有肉了。 不但让自己和“铁达时”名利双收,还让香江的市民彻底感动了一场。 因为,“灵智”这次为“铁达时”选了个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本。 1939年2月,兰州空战爆发前夕。 日军轰炸机频繁轰炸抗战后方军民设施。 年仅22岁的空军第十队队长的刘福洪。 在接到反击命令后,带领四架战斗机突袭日军机场。 在炸毁了十多架敌机后,壮烈牺牲。 事后,他的新婚妻子陈影凡,在得知了噩耗一周后自杀殉情。 这段荡气回肠的凄美故事,被“灵智”搬进广告后,剧情虽短但丝丝入扣。 广告中,周润发与吴倩莲两大演技派的精彩演绎,将观众们彻底拉进了剧情。 尤其是当发哥饰演的飞行员,开着战斗机毅然出征时。 吴倩莲仰望天空、含泪送别的那一幕,令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体会到了战争中生死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