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页面一翻,几位身穿空军制服的中国军人,正以不容回避的口吻逼问一位被俘的日—本军官: “我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以最小的伤亡代价,炸沉初云号?” 避开中方军人直视的双眼,被俘日军的目光躲闪了几瞬后,叹了口气。 用蹩脚的汉语回答道:“唯有人机一体……别无他法。” “可是我听说……” 眼前的中国士官,似乎并没被这个答案吓到:“出云号的防空火力,几乎无法穿越?” “呵,” 日俘冷笑了一下,他感觉根本都考虑不到那一步。 他看着对面的几位中国官兵笑问:“先说说你们现在有谁敢站出来?有谁敢站出来?” 意思很明显,我既然敢把答案告诉你们,就是因为这个答案无法兑现。 谁知他话音刚落,问询室里的一位位官兵,一秒没带犹豫的纷纷向前一步。 “大队长,我去!” “你才多大,轮也轮不到你。” “你也别去了,刚找着女朋友就不想负责了?还是我去最合适。” “哎~,这笔抚恤金你们谁都别想跟我抢……” …… 画面一转,蓝天白云之下,一架架编着号的老式战机,成排的停在军用机场上。 一串警报声后,十多位身穿空军皮夹克的飞行员,冲向了各自的战机。 忽然,不远处的铁丝网外。 一位身穿红裙的富家女孩,对着战机的方向大声招手道:“陈怀民、陈怀民……” 刚坐进机舱的一位士兵,应声转过了头。 当他看见不远处的一抹红影时,赶紧对着那个方向喊起了话: “璐璐,赶紧和你的家人离开杭城……” “陈怀民,” 身穿红裙的女孩直接忽略了这句话,大声对战机上的士兵喊道: “陈怀民,我喜欢你,如果你也喜欢我,就对我挥挥手。” 姑娘的一句话,令战机上的所有官兵纷纷看了过去。 其中,以陈怀民看的最痴。 激动之下刚想抬手,却在最后一刻忍住了。 时间紧迫,虽然没见到对方挥手,但远处的女孩还是飞快的喊出了一句: “等你这次平安回来,我就嫁给你!” “你说什么?”陈怀民故意装作没听见:“璐璐,赶紧离开杭城……” 很快,一阵轰鸣声后。 在姑娘的目送下,一架架战机毅然决然的冲向了蓝天。 随后,画面中的蓝天渐渐消失了…… …… 接下来的分镜图中,除了一幅幅激烈的对战图,还浮现了一组组文字配图。 【他们是中国航校的第一代空军,他们同年入校、同年毕业、同年殉国。 平均牺牲年龄23岁,最小的一位牺牲时才刚满17……】 一行超长的空袭警报文字跳上画面后。 整个分镜的基调,已变成了一片黑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在短短几个月就攻占了东北三省。 为了对抗侵华日军夺回制空权,杭州笕桥中央航校应世而生。 这所航校的学员各个出身世家名门,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学府。 其中,还有很多原本可以远离战火烽烟的归国华侨。 但是,就是这样一群家世显赫的年轻人,却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奔赴前线、挺身报国。 被誉为中国空军摇篮的笕桥航校,在抗战爆发时全体师生誓死抗日。 航校的一批批学员在毕业之际,死亡倒计时便也随之开始。 正如学校刻在石壁上的校训一样: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如此校训,亘古未有。 他们在最耀眼的青春年华,用一腔热血书写了一段“誓死报国不生还”的悲壮史诗。 【高志航,中国空军大队长兼教官,曾击落中国历史上第一架日军敌机。 一天,在刚完成飞行训练,飞机余油不多、气象恶劣的情况下,毅然率部紧急升空、抗击突袭敌机。 整整三十分钟的激烈战斗,共击落日机三架、击伤一架,却在最后一刻,被敌机轰炸身亡。 平日里,他有一句话常常挂在嘴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