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位身穿军装、梳着麻花辫的女兵,正在为阵地上的援朝官兵演唱歌曲。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歌声渐渐飘远,在江山看过去的时候,屏幕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浦江电视台的一间录播间里。 主持人正和《英雄赞歌》的作曲家刘炽、词作者公木,面对着观众坐在电视机前。 这一会,他们聊得话题正是刚刚那首《英雄赞歌》。 这也是两位幕后工作者,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 头回见到这种节目形式的人民群众,全都向电视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也就是说电影里唱歌的这位演员,” 主持人看着对方道:“并不是真正的演唱者?” 刘炽和身旁的公木一起笑了。 “那肯定呀,她只是一位演员,唱歌是另外配音的。” “当初我们为了给这首歌挑选合适的歌唱演员,可费了不少功夫呢……” 影片《英雄儿女》,让人民群众记住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与此同时,影片的主题曲《英雄赞歌》更是一炮而红。 这首歌的知名度和传唱度可谓是跨时代的。 其影响力并不亚于《英雄儿女》的影片。 然而在电影《英雄儿女》的片头,却并没有出现词曲作者和演唱者的名字。 这就导致了《英雄赞歌》家喻户晓的同时,它的幕后成员却成了一个谜。 这一会,在两位词曲作者的描述中,屏幕里又出现了另一个画面。 电影厂里的一间专业录音棚外,各个文工团选送的歌唱演员聚在了一块。 一位位年轻的女同志正手拿歌词,焦急的在场外走来走去。 她们有的低头熟悉歌词,有的独自哼唱…… 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位,赶紧起身走进了录音棚。 随着一位年轻女同志的视线。 观众们可以看见,先前的刘炽、公木两位同志,正坐在里面的录音棚中。 “同志,你如果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唱了。” 在刘炽微笑的示意后,录音棚里的女同志开口唱了起来: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一开口,唱的原来就是《英雄赞歌》。 可惜还没等她多唱几句,就被眼前的几位领导叫停了。 之后,又重新进来了一位青年歌手。 面对棚里进进出出的歌唱演员。 《英雄儿女》的电影导演和词曲作者,时时刻刻都在商量研究。 可惜,试唱的歌手中,没一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下一位请进。” 一声召唤后,空政文工团的独唱演员走了进来。 “准备好了吗?可以的话我们就开始吧。” 听了一上午的刘炽同志,这会已经没了先前的精气神了。 当初一门心思编织出《英雄赞歌》的时候,他就对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厂长说过。 这首歌只要找对人,就一定能唱出一派势不可挡的气势。 可没想到的是,这位同志竟如此难觅。 《英雄赞歌》这首歌,可以说是词曲双绝。 如果这样一首歌到最后,却因为没找到合适的演唱者而留下缺憾。 那刘炽和公木,肯定都会感觉遗憾。 就在这时,录音棚里的几位心声,成了屏幕里的旁白。 当电视机前的观众听见他们的苦恼后,也跟着担心了起来。 下一秒: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 随着录音棚中铿锵有力的歌声响起。 刘炽、公木、以及《英雄儿女》的导演,一个个都站了起来。 不仅如此,电视机中波澜壮阔的《英雄赞歌》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跟着唱了起来。 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一首电影插曲的诞生,竟会如此隆重。 唱到这会,观众朋友们最想知道的是,录音棚中正在唱歌的那位究竟是谁? 歌唱的这么好,人也应该长的很美吧? 可惜的是,从那位女同志走进录音棚开始。 电视屏幕中,就一直没出现过她的真面目。 直到这节目播放结束,也没能满足观众们的好奇心。 只在最后留下了一行字幕: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江老三,” 这时候,窗外传来了李若诚的喊话:“《英雄赞歌》究竟是谁唱的呀?” “老三,” 江妈的声音也在这时响了起来:“导演最后选的人,究竟是谁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