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江山赶紧道:“要不是你找我说话,我早出去了。” “嘿,咱俩刚刚谁找谁呀?” …… 车被江海征用后,江山就只能骑车了。 好在报社离家本就不远,晃晃悠悠也就到了。 和以往一样,每到过春节的时候,报纸的分量都要减轻不少。 不过今天江山一进办公室大门,就被桌上搁的一堆信给怔住了。 “怎么了这是?” 屋里除了他,还有一个丁铃铃:“咱们科怎么也有读者来信了。” “老大新年好,” 穿了件新棉袄的丁铃铃,全身都透着喜: “是副刊部一大早送过来的,全都是有关四亭村的,我都已经看了一上午了。” “这么多都是?” 进门就泡茶的江山,端着杯子坐了下来: “看来群众们对乡村小学的事,还是挺关心的嘛。” “可不,” 丁铃铃噜了噜嘴:“瞧见那边没,都已经有读者寄书寄文具过来了。” “是么,” 江山转头看两眼:“你别说小丁,咱们还真应该帮助四亭村小学,办一个阅览室……” …… 自打年前从徽省回来后,江山的科室一连写了好几篇,有关“四亭村小学”的系列报导。 不仅如此,还配上了大量的图片。 随着《东方都市报》的宣传,头一回见到这种报导的读者,立刻被报上的内容给吸引了。 在看见图片中大冷天穿着单衣、破鞋的孩子们,一副怯生生的小表情。 再看看那些破败的教室里,件件不成样的课桌椅,读者们只感觉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尤其是一些自家也有孩子的,就更见不得这些了。 之后再一看旁边那些细致描写的文章。 很多坐不住的读者,纷纷提笔给报社写了来信。 “说起来,” 江山看着读者来信笑道: “咱们这趟,倒也算是促进了,国家提出的普及小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了。” “那当然,” 丁铃铃晃了晃手里的一封信:“你瞧,都已经有中专生表示愿意去四亭村当老师了。” 这一会的江山,听了这话后倒没吱声。 在他看来,引起群众们的关注只是第一步。 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才是报社最终的目的。 …… 浦江城的开林造漆厂。 几家涂料造漆厂的领导,仍在紧张的商议中。 在他们看来,都不愿停下厂里的特殊材料研究。 “但如果不解决经费问题,” 开林造漆厂的领导,严肃道:“后续的研究,就不可避免的要暂停了。” 目前别说是达到,发达国家三年的平均水平。 他们厂生产的防污涂料,连一年的有效期都达不到。 “我们厂其实也一样,” 天津灯塔造漆厂的代表,道: “来这的时候,我们还专门去了趟燕京,唉……燕京的领导还是希望厂里能自己解决问题。” 1981年初,六机部与海军同时约来了化工部。 大家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把工作和困难都滩在了桌面上。 和年前那场会议不同的是,今天的会议室里角落里,多出了两位同志。 浦江轻工外贸办公室的许沐春和韩科长。 他们这会一句话也不说,只默默的旁听会议。 低头看报的许沐春,手里面拿的正是一份《东方都市报》。 “已经连续报导好几天了,” 韩科长在一旁悄声道:“这上面说的四亭村小学,就是江科长前不久去的那地方。” “就是这?” 许沐春抖了抖报纸:“他还真能跑。” 看着报纸上,破破烂烂的课桌椅、散装书本…… 许沐春忽然若有所思。 “连续报导的文章我也看了,” 许沐春低声道:“我们……也应该表示一下了。” 从那些照片就能看得出,小江这趟没少花心思! 韩科长听后愣了一下:“我们怎么表示?” “外贸办经手的出口单位那么多,” 许沐春凝眉道:“就这点小事还问怎么办?” “明白了,”韩科长一点就通:“我回头就去安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