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胤禛既是有数,说出来便是。是实是虚,朕和朝臣们自有判断。” 四阿哥:“是。儿臣遵命。” “儿臣所持稻种名唤杂交水稻,抗病强、产量高、品质优。” “其中,劣田亩产为三石九斗(570斤),良田亩产为四石七斗(686斤),花房亩产为五石(730斤)。” “不过……” 众人已经听不见四阿哥的“但书”了。 嘴里的新作物都不着急吃了,今天到底还有多少个惊喜? 能不能一次说完? 连张玉书都差点站不住,想在原地打个转,被旁边的伊桑阿一把抓住。 他想,伊桑阿不愧是在朝近三十年的老将,比他稳得住。 谁知伊桑阿另一只手按住自己的心脏:“五、五石?” 张玉书连忙扶住这位恩师及同僚:“是的,您没听错。是五石。” “……假以时日?” 张玉书知道恩师的意思,他点头:“假以时日。” 五石将会成为全国各地的平均亩产,还怕天下有人饿肚子吗? 大阿哥立刻吼道:“这,不可能!四弟,你怎么敢?在今天这样的日子,当着百官的面,当着汗阿玛的面,撒这样的弥天大谎!” 四阿哥跪下:“汗阿玛,儿臣没有撒谎。” “或许户部另行核算,数据会有些许出入,但大致在儿臣所说的范围之内。” “当然,稻谷试验田的数据本只是参考。亩产数还当以各地的数据为准。” “儿臣提供的数字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阈值。” 陈述有理有据、稳扎稳打,不贪功、不冒进、不倨傲。 青葱玉立的四阿哥眼下便是跪着,他的形象在百官之中,突然高大了起来。 张玉书没忍住问道:“四阿哥,您手中握有此般利民之器,为何不曾上报?” 四阿哥:“儿臣该死。儿臣想着,拿到稻种的时间比太子和大阿哥的都晚。想来,他们的亩产值当不会低。” “况且,今日府上带来的其他三种作物,无论哪一个,都只会比杂交稻种的产量更高。” “是儿臣判断形势不明。惹来了误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