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儿臣告退。” 送走了太子,康熙揉了揉太阳穴,他还没想好要如何处理太子私行混乱之事。 胤礽全然没有察觉。 康熙这几日在他的脸上,也没有看出异样。 究竟是太子掩藏得太好,还是太多人一起瞒着他? 亦或者,是太子根本就不觉得这是一件何等的大事? 梁九功奉上安神茶。 康熙一抬手,挥翻了。 见宫人跪了一地。 康熙捂脸叹道:“朕历览书史,时深警戒。从不令外间妇女,出入宫掖。” “亦从不令狡好少年、随侍左右。守身至洁、毫无瑕沾。” “他所行若此,朕实不胜愤懑。至今数日,未尝安寝。” 小太监收拾碎瓷、残茶。 梁九功亦不敢上前劝慰。 太子前脚走,后脚听到了动静。 见到殿门前,大阿哥还在和纳兰揆叙说话:“揆叙,此事连累了你……” 显然,他们也听见了里头的动静。 看来,皇帝是真的动了肝火! 太子上前斜着嘴:“看来,汗阿玛甚为大阿哥所行,愤怒不已。” “汗阿玛当真为慈父,竟不忍当面苛责于大阿哥。” “大阿哥当深感汗阿玛之意,好好回府反省才是。” 一旁的纳兰揆叙面上的不耐,变为了若有所思。 方才在殿内,皇帝面对大阿哥的违令,并未为难,断下责罚,干脆利落。 他甚至不肯听大阿哥的任何辩言。 或许是因为他根本不用听,便知道这件事的功过定论。 大阿哥违反皇帝旨意,是担忧惠嫔所致,出于孝心,有情可免。 直截了当罚了大阿哥,那是为着太子的举告。 那现下皇帝的肝火是为何? 大阿哥嗤笑:“我还要感谢太子,将我的禁令延长了三个月。” “不过,汗阿玛明明就是在太子离开之后才摔的瓷器,太子如何就断定汗阿玛不是为了太子,才动的肝火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