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过赵势说的事情,赵刘氏还是有些担心。两万两银子毕竟是家里的全部资金。赵势又对母亲赵刘氏说:“自从酒楼改进后,现在酒楼一个月能盈利四百两银子左右,就是一个下金蛋的老母鸡。我本来是计划自己一个一个州府的开设下去,今年将附近的几个州府都开设一座酒楼。但是一来比较耗时,二来树大招风,我们家没有这么大的人脉。刚好这次杨熙过来找我合作,我就顺势答应合作了。有杨熙的人脉在前挡着,这个生意肯定不会亏本,后面就坐等收钱了。就是一次拿出这么多的资金,我怕母亲不理解,所以回来和母亲解释解释。” 赵刘氏听后说,“这个杨熙的商行是否靠谱,杨熙能否当家作主。” 赵势回道,“母亲这是老道持家之言,我向钱掌柜问过了,杨氏商行是一家信誉很好的商行,杨熙是杨氏商行的少爷,能为商行做主。母亲只管放心就是。” 赵刘氏想了一会点头同意了说,“你觉得行就好,就算亏了也不怕,就当没有这些钱了,我们家还有些田产,还不至于让我们娘俩露宿街头。” 张伯回来后,赵势又将开设酒楼的事情和他说了一遍。张伯考虑了一番,又给赵势参谋了一遍,也发现没什么风险。只要求签订协议的时候,他和钱掌柜给掌掌眼,别在协议上有什么漏洞。然后赵势和他商量着有关增加鸡精、酒水的生产产量的事情。赵势准备建立两个工坊以应对后续大量需求的时候,还有同时开设一家榨油的工坊。仅靠厨房里用猪油炼油的量太少,不足以完成大量的炒菜,成本也太高,而且有些菜品用菜籽油炒出来的才好吃。 赵势安排张伯在城外选取更大的厂址,现在城里的地方毕竟不可能做的太大,而且榨油工坊需要选择有水流的地方,可以利用水力代替人力。另外交代张伯再找一个可靠的、能力突出的铁匠,赵势好打造榨油的机器。 商量完毕,张伯下去操作工坊选址的事宜。下午的时候,赵势叫来张明,准备一起去城里的鸡精和酒水的生产处实地考察一下,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当前人员的熟练度和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 张明带着赵势先到鸡精作坊看了鸡精生产的情况,别的不说,就看鸡精工坊这边,古代人还真有想法,把东北的大炕都给弄到了南方。工坊里设立了大灶,灶上熬着高汤,炕上还能烘干鸡精的原液,省时又省力。赵势看到这里赶紧说这个想法是谁发明的,这要重赏。张明叫来一位老实巴交的中年男子,说是家里粗使婆子的丈夫,安排在这个作坊内做工。 赵势听后说:“先赏他十两银子,等新的工坊建好,看他能不能做一个工头,能胜任的话,给他一个工头的工作”。 这给中年男子高兴地连连作揖,感谢赵势,使得旁边的人都一脸羡慕的表情。赵势又对大伙说,“大家好好做,我不会亏待大伙的,以后无论是谁做的好,有好的想法都会有奖赏。这会形成惯例一直延续下去。” 在鸡精生产的场所看完后,张明又带着赵势来到了隔壁生产酒水的地方。酒水作坊明显比鸡精作坊干净,人员也年轻,毕竟有些需要高强度的工作。在酒水的作坊倒是没有看到什么新的改进,不过多了好几个蒸馏器,大伙都在满头大汗的忙着。赵势在前面看了看,又进入酒水调配的地方看他们调配的工作,看到有几个年轻的后生再加酒加水的对比着,一会拿出简易酒精计量着。这时有一个三四十岁的穿着短打男人匆匆从墙边出去,赵势扫了一眼,没当回事,目光又回到调酒的人员身上观察着。 这时张明说,“少爷,这边调酒的人员安排的都是年轻的后生,与家里都有点关系,不怕秘方泄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