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祸从口出-《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3/3)页

    他是一位史学家,尤其精熟于《三国志》,日记中记录了许多治史心得;

    他是一位医生,对自己的医术颇为自负,并于一九一零年创办“医学研究会”,日记中经常有他为上至权贵下至平民诊病的记载;

    他是一位古籍收藏家,精于版本目录学;

    他是一位书法家,颇得东坡书法神髓;

    他是一位诗人,日记中不乏诗酒唱和的记载,所录诗作当行本色;

    他还是一位京剧、昆曲票友,与当时名伶多有接触。

    此外,日记中还记载了不少当时的习俗,如与科举有关的“ 吃梦”,与娱乐有关的一些特殊的习俗,以及国丧三日内的“抢婚”,等等,甚至还记载了“星异”(不明飞行物)。   日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不仅可供专业工作者借鉴取资,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部可以增长见识的饶有趣味的闲书。

    当然,这些是后话。

    惲毓鼎被收买后,立即奏劾翟鸿穖“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分布党羽”。

    所谓“暗通报馆”是指《京报》在杨翠喜事件中,该报曾连篇累牍的发文,评论段芝贵、朱宝奎的被严惩,赵启霖被无辜罢免,载振之开缺,对奕劻的抨击不遗余力,是翟鸿穖背后所操弄。

    所谓“授意言官”是指翟鸿穖授意赵启霖参奏奕劻父子之事。

    所谓“阴结外援”是指《秦晤士报》刊登奕劻失宠一事。

    所谓“分布党羽”是指翟鸿穖曾托法部保荐其亲家余肇康为该部丞参。

    与此同时,奕劻和袁世凯安排人,在朝廷大造翟鸿穖是康有为、梁启超的余孽,一直致力于还政光绪皇帝的舆论。

    六月十七日,慈禧下旨将翟鸿穖开缺,将余肇康革职。

    慈禧所以不经核实就处理翟鸿穖,并非因为参劾所列的几条,主要在于翟鸿穖竟敢把自己和他密议的事泄露出去。

    而关于翟鸿穖致力于还政光绪的事,更加触动了她的最敏感的神经。因为,她联想起前不久翟鸿穖还密请赦免康有为和梁启超,对此便确信不疑。

    故以后虽然未查明所参各事,仍不肯收回成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