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2/3)页

    张这一句话便注定了鲍阁流产。

    这时候,各方都在密切注视吴佩孚的动向。

    而吴则因为自己的兵力散在陕西和两湖,部署尚未周全,而因此保持静默,只是通电辟谣说他本人决无和奉张开战之意。

    民国十一年二三月间,局势万分险恶,段祺瑞从北京溜走,孙中山一再宣示北伐的决心,这些对直系都极不利。

    张作霖于是对直系的态度便愈益强硬起来,他以换防为名,动员大批奉军入关。

    吴佩孚接到这个情报,便在京汉线上扣留车辆,调动军队,准备应战。

    这引起了曹锐的恐慌。三月八日(阴历二月十二日)是张作霖的五十七岁生日,曹锐以祝寿为名再到沈阳。

    张作霖对待他仍像往日一样,有说有笑,可是一谈到政治问题就打哈哈,顾左右而言他。

    曹锐找到孙烈臣打听消息,孙说:“咱们大帅想请教四爷,究竟是部下亲呢?还是亲戚亲?”

    部下是指吴佩孚,亲戚自然指张作霖。

    曹锐指天誓日地表示曹家兄弟决不会纵容部下做出对不起亲戚的事情来。

    孙烈臣笑着说:“好吧!咱就把你这话回复大帅。”

    于是,张作霖很认真地向曹锐提出了四个条件:

    第一,梁士诒销假复职;

    第二,吴佩孚不得兼任直、鲁、豫巡阅副使,专任两湖巡阅使;

    第三,段芝贵督直;

    第四,直军退出京汉线北段,京津地方完全划归奉军屯驻。

    这些条件是很苛刻的,足见张作霖这时已下定决心要和吴佩孚一拼。张的如意算盘是,如果吴佩孚敢于反对梁士诒复职,他就以“反抗元首”、“军人干政”等罪名,胁迫徐世昌下令讨伐吴。

    就在这时,北京爆出了一个大参案,是关于财政方面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