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1/3)页

    在美国流亡的9年里,胡适曾经两次回到台湾。

    第一次是1952年11月19日回台湾大学讲学,此行受到台当局的热烈欢迎与隆重接待。蒋经国代表其父“总统”蒋介石,以及教育界、学术界的人士约有一千余人到机场迎接,几十位摄影记者拥上前为胡适拍照,许许多多的人争着同他握手。

    胡适感动地说:“我今天好像是做新娘子。”

    当晚蒋介石设宴款待胡适。12月22日上午又请胡适陪同在新竹检阅部队。

    胡适与台湾有着特殊的情缘,应该说,他最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在台湾度过的。

    1893年4月8日,胡适与母亲冯顺弟、四叔介如、二哥嗣柜、三哥嗣栖和一个老妈子6人一起,第一次踏上台湾这片土地。那时胡适才1岁零4个月。他们先到台南,在台南“道署”附近住了9个多月,也就是今天台南市中区永福路北段永福国民学校内。

    1894年1月20日,胡适与母亲一行6人又随父亲胡传从台南来到台东,这时,胡传也由台南盐务总局提调,升任为代理台东直隶州知州一职。

    在台东,胡适共住了1年零18天,在台南、台东近两年的时间,他与父母团聚在一起,是胡适最难忘的时光。父亲公务闲暇之时,就会剪一些红纸方笺,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上楷书,然后教他们母子认字。

    其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2月7日,胡适及母亲一行被迫离开台湾,这一天也是3岁1个月零21天的胡适所见父亲的最后一面。

    1952年12月1日,胡适在台湾大学做关于“治学方法”的演讲。就是在这次讲演中,他提出了他那有名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虽然日程安排得很紧,但胡适还是挤出时间故地重游,他先赴台南,显然是想追忆自己婴幼儿时的记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