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有!” 刘一眼摇头道:“裂虽然千变万化,但真正总结起来也没多少种。” 杨昊指着面前的原石堆,问道:“师傅,那这一大堆原石不是每一块都是一种裂吗?” “当然不是!” 明白过来的刘一眼,有些好笑地看着杨昊,道:“这堆原石每一块都极具代表性,但只有少部分是常见裂的种类,更多的是各种癣、松花、蟒的代表。” 陈松和杨昊顿时兴奋起来。 看来这次是几样一起学了! 刘一眼道:“大裂一般在翡翠原石上是比较好看出来,它在翡翠原石的风化壳上纵横交错,一目了然,但是比较难办的是推断石头的色和裂,尤其是裂,往往在表皮呈现的比较明显,能比较清楚地看出这些绺裂的走势和纹路,也容易对其危害程度作出判断和预测,然而有一些绺裂较为隐蔽,时常与料形融为一体,常在剖切后才能看见,所以看裂就是要识别出隐蔽的绺裂。” 杨昊问道:“师傅,既然绺裂是隐蔽,是需要一点点去寻找,然后把他们都找出来吗?” “这种寻找绺裂的方式是最原始的,当然了,也是最全面的!” 刘一眼接着笑道:“不过……这样太耗费时间了,一天都看不了几块,普通相玉师每天都要分辨成百上千块原石,矿区上的相玉师就更不用说了,面对的都是海量原石。” 两人顿时明白过来。 陈松问道:“刘师傅,莫非这隐蔽的绺裂也是有规律?” “有一定规律,但不完全!” 刘一眼赞赏地看了陈松一眼,突然对两人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把原石上的裂先分辨出来吗?” 杨昊有些不确定地回道:“为了了解原石内部的翡翠可用程度和价值?” 陈松却想到了一个一直以来都被忽略的问题。 没有解开的原石和明料,可以通过绺裂来判断原石内部的可用程度和价值,但对于要解开的原石来说,貌似解开后就能一目了然,为何还要先分辨原石上所有的裂先呢?直接找条大裂切开不就行了吗?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之前在看小院中刘师傅画了切线的原石,发现上面的切线有很多都不是画在风化壳出现的绺裂上,只有少部分是,更多的却是偏离绺裂位置。 而看布三布四两兄弟却又是严格按照所画的切线来切的。 那这绺裂和切线到底是什么关系? 看着原石上的切线,陈松问道:“刘师傅,原石上所画的切线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的?” 刘一眼回道:“根据原石的绺裂!” “可我看切线都不是画在绺裂上啊!” 陈松一脸疑惑地看着刘一眼。 刘一眼点头道:“是的,都会有偏差,不是百分百画在绺裂上!” “那这样不是会让它原有的价值再度降低吗?” 陈松感觉自己实在理解不了! 原石因为裂的存在而影响完整玉料的大小,每多一条裂,玉料的价值就会低上一分。 解石时候,切线画在没裂的位置,在没有裂的地方切下去,无疑就让原本无裂的料子变得更小! “的确价值会变低,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刘一眼解释道:“古代取玉料都是把原石放在火上烤,让它裂痕扩大后再撬开,往往没裂的地方也会因为受到冷热不均产生裂痕,而现在是借用切石机,但切石机的锯片是直的,一切就是一个横切面,没法不切到完好的玉料,相比起来,已经比以前更保料了!” 杨昊问道:“师傅,既然相玉师看出原石上的裂痕,为什么不改用小的切割工具,按照原石的裂来局部分解,而是采用一刀切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