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接连而逝-《红楼翰墨》


    第(2/3)页

    其次与甄家关系紧密的贾家、王家、南安郡王、三皇子等势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靠甄家财政支持的南安郡王。

    最后便是宫里的元春失去甄太妃的支持,处境将更加艰难。

    南安郡王、甄家等势力自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大家都在关注甄太妃的身体情况,如今京中的局势颇有一触即发的意味,若是甄太妃无事则罢,一旦甄太妃身死,皇上但凡有任何动手的意思,恐怕南安郡王等人也不会坐以待毙。

    陆璟打算趁此机会看看甄家及勋贵如何应对眼前的形势,以便日后行事。

    三月二十日,宫里传出消息,甄太妃已薨。

    同时元雍帝传出谕旨:凡勋贵诰命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

    当天又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之家,三个月内不得婚嫁。

    陆璟闻听这两道旨意后,心道果然的同时也暗暗惊讶,当年读书时不明其意,现在才发现元雍帝这道旨意给了已逝的甄太妃极大的哀荣,为其举行国孝祭奠。

    一般后宫中只有皇太后、皇后这个级别的人薨了,才有资格举行国孝,看来皇上为了稳住眼前的局势也算是煞费苦心。

    甄家并未被甄太妃死后的哀荣所迷惑,甄应嘉、甄应毓兄弟两人都有些惶恐不安,知道皇上顾忌局势和名声不会立刻对付甄家,但等这段时间过去,必然会出手,因此两兄弟积极奔走,四处联络送礼,试图挽救甄家危局。

    贾母对甄太妃之死则是暗暗叹息,如今贾家又少了一个重要助力,贾家的权势不可避免的会再降一步。

    如今谕旨即下,贾母只得带着邢夫人、王夫人、尤氏、许氏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能回府。

    贾家见各官宦家,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便将梨香院中的芳官、蕊官等十二个女孩子遣发,或放出去,或赐给宝玉、湘云、宝钗等人。

    甄太妃灵柩在大内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慈县。

    这陵离京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

    宁荣两府都要随行守制,家中无人主持,因此两家计议,便报了尤氏产育,将她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务,又托了薛姨妈在园内照管探春、湘云等姊妹丫鬟。

    陆璟因属文官,如今又赋闲在家,故无需随灵入祭,每日除了关注甄家的动静外,就是监视贾敬的一举一动。

    四月十七日夜晚,负责监视贾敬的吴泽匆忙返回府中。

    陆璟尚未休息,便将他召到外书房询问贾敬的情况。

    吴泽回道:“果然不出老爷所料,宁府的敬老爷果真在今晚吞服了大量丹药而死。”

    陆璟问道:“他吞服丹药前可留下什么遗言?”

    吴泽点头道:“小的伏在房顶听得也不甚真切,只听他说什么‘一念之差’、‘死得其所’之类的话。”

    “一念之差、死得其所!”陆璟重复几遍仍未参透其意,便皱眉道:“你将他吞服丹药前的举动详细叙述一遍。”

    吴泽想了想便道:“前几日他就吩咐玄真观的道士买了一些药材,说是要以秘法炼制丹药,小的偷偷看过药方,见上面写都是些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灵芝、肉桂、冰片之类的东西。”

    “他们炼了多日,今天刚炼制成功,那些道士都在劝他功力未到,不宜服用,不过他还是遣走了那些服侍的小道士,然后叹息几句,便悄悄的吞服了丹药,没几个呼吸就咽气了,如今玄真观的道士已然发现了此事,派人到贾家报信去了。”

    陆璟闻言点了点头,又问了几处细节,便让吴泽下去休息了,他自己则在房中陷入沉思,贾敬入道多年,肯定知道丹砂、雄黄、白矾等物不宜服用,但他仍坚持大量吞服,明显就是打算自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