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被怼:组建团队遭遇的困境-《竹漂美人》


    第(2/3)页

    竹子上,竺笙的手指灵活异常,模仿精卫鸟栩栩如生。衔泥填海的悲壮,尽在舞姿中。

    待到接近尾声时,竺笙播出了一条招募广告。

    “屏幕前的网友,笙粉大家好。很开心大家来看我的直播。我不知道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曾经也是独竹漂的传人,现在有一个机会,把我们的技艺搬到更广阔的舞台。”

    “黔贵卫视春晚,独竹舞群舞。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加入我的团队,与我面对面,研究独竹舞,展现其风采。我期待着你们的加入哦。”

    黎箫的游船和其保留着不到十米的距离。

    他的内心是火热的,是激动的。

    曾几何时,独竹漂是独属于竺笙的标签,因为技艺独特,曲高和寡。而最本质的原因是,很多人难以将其商业化,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体面的收入。

    如果通过这次春晚筹备,可以让更多人重拾独竹漂,那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就有着落了。

    这是竺笙的功德,也是黎箫的。

    莳拿着化妆盒,守在一边。这个时刻她竟然有些激动,像见证了一个奇迹。遇见竺笙,是她人生最大的幸运。

    **

    赤水笙箫总部办公室。

    竺笙已经拿到了席酒杯独竹漂的报名名单,她抽调了一支招募小组,四个人。主要就是打电话,询问那些人的意愿,是否有意向参加黔贵卫视的春晚。

    半天下来,会议室叹气声此起彼伏。

    “大家汇报一下上午的战果吧。”竺笙走进来,将一沓文件放在桌子上。

    “笙总,我打了四十多通电话,没有一个人愿意来。”

    “我的情况差不多。有人问我是不是骗子,骗人的伎俩也太差了;还有人说,他很愿意来啊,可是还要工作呢。”

    “笙总,你这边给一个明确的说法。如果舞者到位了,每天排练多长时间,提不提供工作餐,有没有经济补助。毕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闲人,人家付出了时间精力,总不能全靠热爱发电啊。”

    竺笙陷入了沉思之中。

    她太想当然了。以为春晚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现在有这样一个好机会,大家会争于报名。

    然而现实是,春晚远没有工作和真实的生活重要。

    至于同事提出的问题,竺笙也没办法现在就一一作答。

    “工作餐肯定有,至于经济补助,卫视给予的五万出场费,可以都分发给演出者。至于排练时间,还要看卫视对于舞蹈的要求。我近期会和黎箫去一趟筑城,沟通一下表演的需求。”

    难度大,则排练要求就会高;但另一方面,春晚不是一味地追求阳春白雪,还要考虑雅俗共赏,接地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