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竺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竹漂队的训练中。 现在,队伍被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在水上练独竹漂;另一部分,在陆地上练习采月亮。 “庄稼黄, 芦笙狂”, 苗族青年男女, 围着高高的树杆, 举杯畅饮欢舞。采月亮分为三段式,即爬杆、采月亮、滚山珠。首先,青年爬上10米以上的高杆,一边吹奏芦笙,一边完成高难度惊险动作,女子则采下“月亮”;滚山珠为青年爬头倒立入碗中央,边吹芦笙边沿着10个碗滚一圈,且碗不能打翻,脚不能触碗、触地。 竺笙这支队伍,没有女子报名,采月亮的任务,就落在竺笙的身上。 每每看到苗族的同胞,挑战高难度动作时,她都忍不住惊叹,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这种流传了千年的舞蹈。 “歌伶说什么时候回来了吗?”为了卫视春晚,竺笙觉得还是让歌伶出手,为如此宏大的舞蹈配乐。 “说是这一两天。”黎箫说着,望了望远处。 说曹操,曹操到。 “笙笙,有想我吗?”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柳歌伶穿着卡其色羊绒大衣,脚踩着百搭的短靴,哒哒出现。 她看起来状态还不错,显然是疗愈了许多。 竺笙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虽然你说云端也能连线创作,但我觉得,亲眼看过,这种感受和冲击,会更深刻。所以无论如何还是希望你看看后再创作。” 她和苗族伙伴们打了招呼,让大家从头表演一遍。 柳歌伶看着这原生态的,充满力量的舞蹈,眼睛在发光。她追随着他们的节奏,边看边打着拍子,仿佛有一个召唤,在她耳边,催动着她去探寻,一个族群的精神图腾。 “笙笙,你说得对,不亲眼看过,就永远感受不到这种……信仰。最近几天,我要天天来看他们跳舞了。” 训练结束,竺笙、黎箫和柳歌伶一起回工作室。 柳歌伶的东西,从席水镇搬了回来,还在她原来的民宿里。 正巧,竺笛过来找竺笙,一眼瞥见了楼上的柳歌伶。 在离开的时候,竺笛拿出手机,给席玖发了一条微信。 “席厂长,她回来了。听我妹妹说,接下来几天她会去赤水边,赏舞作曲。” 席玖很快回复,“好的,我这就回赤水。” 此刻的席玖,正在华南参加白酒的展销会。 ** 十二月的赤水,下了一场雪。 雪落无声,落水则融化。 竺笙在岸边呼唤:“今天训练就到这儿,后天我要去一趟筑城,和卫视春晚导演碰一面。到时候,节目就可以完全敲定了。不枉大家辛苦一场。” 竹漂队的成员们,彼此相望,热切期盼。 “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上春晚,这一件事,够我吹嘘一辈子了。” “哈哈哈,我也是。我儿子长大了,我就告诉他,老爹的光辉事迹。” 交代完了,竺笙和柳歌伶往回走。 走了几步,柳歌伶停下了脚步,视野之中,停着熟悉的人,风尘仆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