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口碑:元宵晚会表演接踵而来-《竹漂美人》


    第(3/3)页

    竺笙推着黎箫去客厅,“好,坐这乖乖看春晚,没我有的命令,不要捣蛋。”

    看春晚时,竺奶奶一直说,“还没有我们黔贵的春晚好看呢。”

    黎箫连忙附和,“那是,没有笙笙啊。整场节目,就笙笙的歌舞,最动人。”

    竺奶奶连连“嗯”,最起码小黎是有眼光的。男人不会做家务就算了,眼中有媳妇就是好样的。

    吃饺子时,竺奶奶和竺春河给竺笙和黎箫包了红包。

    “笙笙,小黎,新的一年要大吉大利啊!”这是竺奶奶。

    “看到美女,不要乱看,我家笙笙交到你手里,不能辜负她,不然我饶不了你。”竺春河做出凶巴巴的样子。

    竺笙被说得脸上发烫,低着头小口吃饺子,“爸,大过年的,就不要说这些了。”

    “丑话说在前头,总是好的。”竺春河依然我行我素。

    黎箫双手接过红包,平日的懒散嘻哈都收敛,“叔叔您放心,遇见笙笙是我这辈子修来的福气。那些漂亮话我就不说了,您看着我。”

    这晚,黎箫陪着老丈人,喝了不少席酒,翁婿感情都在这酒里了。

    大年初一,黎箫跟着竺笙去拜年,在大同古镇上,吃了一顿长街宴。

    因为没带相机,黎箫就在手机上拍了几段视频,收获了超多点赞。

    **

    大年初二,黎箫和竺笙窝在了工作室里,探索美好生活的108种打开方式。

    “笙笙,咱们的院子有了竹,却没有梅,我想到处种一些梅,在你的世界。”

    竺笙不想理他。“爱种你自己种,我明天还要训练。”

    黎箫呵呵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啊。你不帮我,我一个人不行啊。”

    **

    大年初三,竺笙和黎箫去了一趟毕节,和毕节卫视的负责人,沟通了元宵晚会的事宜。

    毕节是夜郎文化的重要构成,当地电视台提出,希望在舞蹈中融入夜郎国的民俗风情。卫视提供了《夜郎使传》,是用彝族文字记载的。

    正如竺笙和黎箫的预料,毕业卫视没办法实现全息摄影,经过协商,独竹舞的部分,由实拍视频呈现。但有所改动的是,独竹舞中增加了彝族舞蹈部分。元宵晚会中,采月亮是直播的。

    这次表演让竺篱笙箫和赤水笙箫在毕节打响了名头。

    在竺笙带队回到毕节后,毕节当地的商户,包括毕节大蒜、大方冬荪、大方辣椒、清池茶以及赫章半夏的生产商、经销商,都找了过来,请黎箫为其做直播。

    毕节的元宵晚会,收视率大增。这给黔贵其他市县提供了思路。

    这就是网红经济啊。

    他们纷纷抛出了橄榄枝,请竺笙参加人物访谈或做嘉宾。

    本来竺笙和黎箫计划,元宵节后就回帝都的。因为这些事,也不得不一拖再拖。

    直到三月底,两个人才乘机回了帝都。

    这个时节的帝都,也迎来了春暖开。

    机场接车区,老管家关叔开着保时捷,戴着白手套,为他们打开车门。

    正准备上车时,后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笙笙、黎箫,好巧啊。”

    竺笙回头,看见了导演段艺恒。去年的丝路高峰论坛开幕式,就是段导执导的。

    “一年不见,段导您更加年轻、意气风发了。”黎箫笑着说。

    “意气风发说不上,不过有个综艺,请我来执导。正好遇见你们,笙笙现在流量越来越大,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就是一个叫《田园牧歌》的,来参加怎么样?”

    竺笙想起来了,去年十一月份,黎箫就曾接过《田园牧歌》的邀请。怎么到现在还没开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