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打开炮闩,填装一号实弹。”炮长从旁指挥。 “装一号发射.药。” “装引信,闭炮闩。” “瞄准。” “点火。” “轰”、“轰”…… 间隔极小的五声炮鸣传来的同时,舰体猛地向左划去,指挥塔台内一阵人仰马翻。 王玄顾不得疼痛,起身后马上举起了望远镜观察了起来。 “近失弹,又是近失弹,偏了,这颗更离谱,咦,第五颗去哪了?” 结果五发炮弹弹着点越来越偏,只第一炮打的最好,海军众将领也在一旁念念有词,到处都是议论的嗡嗡声,搞得王玄头晕。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很简单,这时代没有火炮稳定器,先开炮的准头较高,这时舰体由于火炮后坐力的关系开始横移,紧随其后发射的炮弹已偏离的原先的轨迹,自然无法命中目标。 塔台指挥室内众将官越说越开心,完全不顾王玄铁青的脸,或者说压根就没人注意到他的脸色。 他们兴奋的原因也很简单,刚才的声势够大,炮弹打的够远,虽未击中目标,也足够阻吓敌人了。利用战舰的机动优势,靠近后几轮炮击,多少艘都不够打的,至于命中率,需要么? 随后,炮舰又齐射了五轮,一千两百米的距离上,只第四轮首炮命中一发,击中了一号靶舰的左舷,引得众指挥官一阵狼嚎。 王玄拍了拍脑袋,头疼。 一枚三寸实心炮弹,造价五枚银币,一包满装发射.药,造价一枚金币,刚刚一刻钟的时间,便打出去了四十五枚金币,心疼。 “再打四轮,最后统计结果。” 王玄下了令,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对自己狠,又怎能狠下心来对敌人狠。 随后,距离拉近到一千米,又射了十轮,评估了炮弹对木制舰船与混凝土舰船的毁伤效果。 接着是八百米、五百米、三百米、两百米。 这一轮打完后,重新拉开距离,测试火炮发射.药的装药极限。换句话说,就是看看装多少发射.药会炸膛。 右侧五门火炮,又轰了五轮,最后炸膛了两门,此时的装药量是计算出来的二倍,大家都小瞧炮钢了。 由于是测试炸膛时的装药量,所以延长了引信,炮手们缩在挡板后,无碍。 火炮组的葛文彬、曹小旺等人全程参与,不断记录着各类数据。 十二日晚,舰队并未返航,就在试验区抛锚了。 “此次试验,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这是炮击试验总结会,葛文彬首先发言。 “我们发现,第一个开炮地,命中率最高,最后开炮的命中率最低,经过分析后得知,是先开炮产生地后坐力,改变了原先设定地弹道。” 这与王玄的想法一致,他低着头,手指轻击着实木桌面,不急不缓。 这个简单的常见动作,却给了葛文彬巨大的压力。 “暂时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但有两个法子可以压缩这种炮击的时差,间接提高命中率。”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也来了兴趣,敲击声顿时止住了。 “若是追求炮击密度,则可缩短发射.药引信,这样各炮的击发时间会很接近。” 众人点头,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若是追求精度,则建议单炮台发射,虽然炮弹覆盖面积小了许多,但命中率却高了许多。” 葛文彬给了两种选择,大规模的战争可以追求饱和攻击,小规模的战争可以选择定点打击。 但,这都不是王玄要的结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