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解决之道-《双姝》
第(2/3)页
公孙嘉奥初时最喜欢,如今也最不喜欢的就是她这一点,看似冷冷清清的一个人,可心思却比谁都重,面上最不在乎什么,实际就最在乎什么,她害怕自己又会沦落到当年一无所有,只是跟着金贵嫔亦步亦趋地过日子,欺压颐夫人也是这个原因,只是因为傅宝音的来路比她正统的多,且是靖宫嫁来的公主,她同皇后只之位算是无缘了,那就只能舍近求远,将目光放在大皇子身上,以图来日。
想的也是够远的,怕只怕来日还没来,她就先把自己个给折进去了。
公孙嘉奥无事一身轻,安顿好了宫里,便带着两位‘宠妃’出去一味地享乐,行宫的宫人都是一早就安排好的,一年真正忙起来的日子也就皇帝来的那么一阵,可这一行具体有多乐,实际也并没多少人知道,不见人影,只闻风声,就感觉一阵阵寒风挟带着流言传进后宫里,皇帝不在,女人们本来就提不起赶干劲,这下连心都冷了——其中就包括洛之贻的。
坏事干多的人大约嗅觉都很灵敏,她在傅忌身上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如今依旧没有,成国公在外头的风光没能落在她身上,协理后宫的权也是旁人几句话就给落了下去,洛之贻敏锐地瞧出了种种迹象,冀州水患,是她爹主张从富户们手里捞银子,还有送去汝南的军饷,圣上像是委以重任,又点头让洛家同大皇子那头步步靠拢,看着这桩桩件件的,细数来似乎都是天大的好事,可长点脑子的都知道,一旦跟银子挂上了钩,百姓们就不是那么好糊弄了。
好在,她爹还只是稍稍从里头抽走些油水,千里之堤何其漫长,想要溃败也不至于在当时当刻。她只是担心,若是她爹真干出卖官鬻爵这种事儿该怎么好,依着他如今的地位,圣上干脆都将某些能左右朝局的大事交给成国公裁决,按照她爹那个脾气,真要叫给他发现了里头的漏洞和油水,那还不跟疯了似的往下挖,这事儿一旦被捅到圣上面前,那可是用多少银子都填不平的无底洞。
洛之贻说不上来的感觉,眼皮子时跳时不跳,外头成国公如今有多风光,她这头心里就多紧迫,靖国十六洲,能排的上名号的富户有的是,便是上京一个普普通通的吏部侍郎,家里头都保不齐在傅忌的后宫出过一个贵人,遍地皇亲,十步就是一贵戚,便是靖宫的旧人被清洗的差不多了,也难保没有漏网之鱼,她爹如今炙手可热,所以暂时没人敢和他计较,等圣上那日轻飘飘地撤了权,除非那时大皇子羽翼已成,否则吕兆年的今日,便是她们国公府的明日。
这事儿原该是由旁人出面,好坏都由别人来扛,聪明的躲在背后捡漏就成,比如彻侯就是这样做的,从上到下的官员无一不对他服服帖帖,办起事儿来也有底气,可这么简单的道理,她爹却愣是看不出来,新官上任总是意气满腔,盼着能做出些实事来好让人刮目相看,她爹倒好,人家彻侯沿用了那么多年的税制他说改就改,态度强硬不说,圣上给了他权,他还真是大刀阔斧地就给换了人,这不是明摆着叫人戳脊梁骨么!
洛之贻太了解皇帝了,当初就是因为公孙嘉奥的一言九鼎,她才能顺理成章地受封成妃,她爹才能在朝堂中立足脚跟,这个男人比傅忌更适合当一个帝王,不然洛之贻为什么放着大好的前程不选,愣是愿意留在这个男人身边,不就是因为打心眼儿里的臣服,打心眼儿里对他的爱么。
她不傻,只是不愿意相信,就跟成国公也不信一样,游走在刀刃上的人,对于权力有着天生的热爱,宁愿赌一把也不愿退到幕后去,他们总是愿意在心中留一丝幻想,这一切的付出终是会得到回报,何况圣上已经回报给他们了,洛之贻就是被夏美人给无意中牵了出来,他也没有对她予以处置,而是放任自流,只当不知道。
洛之贻冷静下来后,就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眼下圣上不在,她多想也无益,回过神来的时候宫里已经出了一桩喜事,据说还是太后下的旨,体念毓德宫的宫人到了年岁的,也是璟妃不讲道理,觉得那宫女服侍的好,总是捏着不肯放人,瑀夫人那天正好奉命整治內宫盗窃一事,这下三说五说的,便将这宫人赐婚给了司膳房的一个掌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