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引擎技术-《机动战士WS》


    第(2/3)页

    俘获量产机毫无意义,量产机的技术参数只要看战斗就能获知。而取得敌对势力的原型机或者试做型则意味着掌握了对手的技术实力情报,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新技术研发。

    而现在风宇带回来的是两架超级机型,这就意味着Awa-ker将对NO为来机动战士发展的大方向一目了然。

    所有的新技术都会被最先运用于专属定制机型和超级机型,超级机型相对来说只是材料科技方面的优越,其他结构技术和专属定制机型区别倒也不大。

    这些新技术在高端机型上率先使用,并且由王牌机师们摸索出其性能特点及使用方式之后,在加工技术和生产工艺取得实质性进步之后,零部件得以量产化,这些次世代新技术才会成为主流技术被运用在量产机上。

    所以取得这两架超级机型之后,M博士基本上就知道NO的下一代量产机会有什么特点了,也就能让自己研发的下一代AM具备针对性的能力。

    MG是为GMP人专门设计的机型,在下一代抗荷技术被研发出来之前,50G的超级机动并不适用于正常人。就以“风暴”1号机上所采用的动态位移补偿抗荷技术来说,加上机师制服本身的抗荷能力,风宇也不过能承受20个G的机动,距离50G还比较遥远。

    排除提速能力这方面的问题,MG在拥有驾驶舱的情况下,内部可用空间比“风暴”3号机少了至少2个立方,却能拥有与3号机完全一样的速度,说明其引擎技术要优于Awa-ker。M博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两架超级机型的引擎拆了下来,交给Awa-ker的引擎研究所去学习对手的技术。

    这两架引擎的型号是XME-500T,风宇一看就知道是夏氏精工的产品。不得不承认,夏氏的机动战士引擎技术确实有过人之处,只有UAC的GE引擎能与之媲美。

    不过根据Awa-ker掌握的情报显示,即便是在新亚洲国内也没见过这种型号的引擎,显然夏氏精工并没有把最好的东西留在了国内,而是专门用来供应NO。由此可见,NO已经铁了心要迈出最后一步,现在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在性能相近的情况下,XME-500T引擎的体积要比Awa-ker的AM-500-A小了28%。

    “风暴”1号机的驾驶舱带有动态位移补偿抗荷技术,总共占用3个立方的空间,加上AM-400-C引擎则占用1.2个立方,加一起是4.2个立方。

    而3号机取消了驾驶舱,腾出了3个立方的空间,引擎升级为AM-500-A后占用1.8个立方,还有多出来的2.4个立方分别加大了动力炉、R粒子发生器以及内置多功能战术背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