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实验室的探测仪器,李昱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让这些仪器,深入到气态行星内核,以及恒星内部,这些环境极端的地方。 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意味着李昱要对目标进行详尽的研究了,否则,让仪器从外围收集到的数据,就足以让李昱进行研究了。 给李昱足够的时间,他就可以把实验室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让它们可以深入到极端环境的内部,进行探测。 事实上,在等待小唯与莫雅的模拟结果出来的时候,李昱已经在心中,对实验室的探测仪器,设想起改造方案。 ..... “莫雅,气态行星的模型,建立的怎么样?” “还需要一段时间,这颗行星表面上的环境实在是太复杂多变了。反而是其内核区域的环境,我已经模拟出来了。” “我不建议这次考察的行动,深入到气态行星的内核区域。” “我建议把这次考察行动的目标,定位到金属元素探测数据异常的地方,就可以了。” 莫雅的建议,嗯,非常的中肯,李昱也认为,现在还不是深入到行星内部考察的时机。 虽说莫雅已经把气态行星的内核区域模拟出来的,但其结果,让李昱看起来,都有点心怯。 李昱并不能保证,他开的能量护罩,可以在气态行星的内核区域,停留时间的长短。 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李昱可以带着实验室的成员去行星的内核区域转一圈,来个快进快出,但那没有任何的意义。 “好吧莫雅,模型不用太准确,只要能对大型的飓风之类的变动,可以精确的预测就可以了。更详细的,我们可以慢慢来。” “小唯,你那边的计算,有结果了么?” 其实小唯与莫雅,是联合起来,完成李昱吩咐的任务的。因为这两项任务,关联性极大。 “如果你并不需要精确的模型的话,我这边也有结果了。” “实验室的小型飞船,把能源系统改进下,能量护罩也改进下,就可以执行这次的考察任务了!” 其实小唯还有一种方案,那就是直接把空间号开进来,什么极端的环境,都是小问题! 不过,这样做,就好比一个人掉海里了,救援中心直接让航母过来救人,纯属大材小用,不划算之极。 “改造方案呢?” “这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