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潜逃-《楚臣》


    第(2/3)页

    即便是五百多左司子弟,年岁绝大多数也都是在十五到十八岁,在当世已经到了能够上战场的年纪。更为难得的,这五百多左司子弟除了出身外,绝大多数都接受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艰苦训练。

    要知道地方州营从乡民中编选出来的丁壮,每年仅需履行一个月的徭役。这里面还有大量的时间被驱役去修筑城墙、驰道、官舍,真正接受训练的时间其实很少。

    禁营军及侍卫亲军的将卒战斗力要强,主要是他们来自于屯营军府。

    军府兵户每年都至少要履行三个月的兵役,训练就要充分多了,而接受三到四次的选编,就已经能算得上老卒了。

    而左司精锐斥候,战斗力及丰富的经验,在荆襄战事里就受到铁与血的洗练。

    韩谦他们在河堤上等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就见八艘乌篷桨船从浓雾里钻出来。郑通跟随在田城身上,跳上岸,走到韩谦跟前,满脸迟疑的问道:“到底什么任务,竟然需要从匠坊征调百余匠师同行?”

    “此事怕是此时还不能让郑掌案知晓。”韩谦漠然的说道。

    郑通生性谨慎、保守,在淅川血战中辅助韩谦打造战械,立下功劳,回到金陵便担任缙云楼掌案,但他对用事激进、手段狠辣的韩谦始终亲近不起来,也只是兢兢业业的负责秋湖山匠坊事务。

    永春宫庄园这边要修缮宫室,还要建风磨坊、兵械作坊等建筑,三皇子前些天令他挑选百余匠师过来负责。

    今日韩谦差遣田城走上门,跟他说有秘密任务,要他率在永春宫的匠师随行,他心里怎么可能没有疑问?

    不过,韩谦素来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同时又意志坚决,不容属下反驳。

    韩谦此时不愿意多解释一句,郑通也不敢当面抵触他,只是看着田城、高绍、林海峥三人,将左司七八百人马分派登上停泊在河堤前的八艘三桅帆船上。

    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左司一直都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即便是这次回金陵之后的改编,姜获、袁国维二人对左司也主要是监管,但并不干涉韩谦对左司的掌控。

    此刻,即便有不少人跟郑通一样,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疑问,但并没有人敢站出来直接质疑。

    赵启带着一队兵甲整饬的家兵过来,跟韩谦汇合,凑过来说道:“炉膛皆已捣毁,我们可以登船了。”

    陈济堂自小家传渊博,擅工造营缮,但赵启自幼则喜欢舞枪弄棍,这些年被贬到雁荡矶田庄充当官奴,也一直想尽办法暗中维护赵氏、陈氏的族人以及董氏的遗孤。

    迁往叙州,赵启心里是最愿意的,不管韩家父子心里什么打算,他们至少不用再像以往那般,整日担惊受怕会遭到清洗。

    看到赵庭儿、奚荏、杜七娘、杜九娘等女眷也从庄院那边走过来,随身还都携有大大小小的包裹,郑通眼里的疑心更重,不知道什么秘密任务,需要韩谦将韩家的家兵、奴婢都带出金陵?

    而炉膛皆已捣毁是什么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