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阎忠(一)-《凉州虎兕》
第(2/3)页
阎忠头也不抬,嘴里含着东西,话音含混不清:“自从入关之后,我已经三日不曾好好吃过饭了,若不是侥幸到你这里来,只怕再过两日就当真饿死了。”
看着老朋友一副狼狈相,老边好笑道:“这么说来,你当真是犯了谋逆大案了?没想到啊,我手提数万雄师,举兵反叛也就算了,没想到进思兄身在关东,身边无一兵一卒,也敢谋反;进思兄果真胆气粗豪,佩服,佩服……”老边心情大好,有意打趣。
阎忠听得差点骂娘,冲老边直翻白眼;“你个老东西休要说风凉话。你手中数万人马分明是一帮乌合之众,凭此些许兵马,能占据半个凉州已是天幸,岂能成大事!”
老边闻言愕然;“莫非进思兄别有良策?”
“你知道我是因何背上谋逆罪名的?”阎忠一番风卷残云,终于酒足饭饱,慢条斯理说起自己的事情来。
老边没好气道:“在我这里弄什么玄虚,快讲!”
“我曾劝皇甫嵩提兵入雒阳,兵谏皇阙!”阎忠半是得意半是惋惜地说起自己的壮举。
老边大吃一惊,只觉难以置信,偏生阎忠神色又不似作伪,不由骇然道:“你怎么敢如此做?”
看到老边惊讶失态,阎忠愈发得意,嘿嘿直笑。
老边会感到惊骇,自然是因为阎忠所为太过匪夷所思。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大功告成,朝廷施以重赏,倍加倚重;当时的皇甫嵩正是最风光无限的时候,阎忠选在这种时候去劝反,岂不是脑子坏掉了?
阎忠的脑子自然没有坏,所谓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阎进思就是这样的非常之人。当时皇甫嵩收兵河北,准备返回雒阳之际,阎忠对皇甫嵩说道:“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几以发。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