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花妞眼睛一亮,抢话说:“祝主子今年给小崽添个小妹妹。” “今年可不成,这话留在明年说。”隋玉今年没空怀孩子生孩子,她把手里的铜子递给大壮,说:“跟花妞进城玩去,用这串铜子请她们吃糖。” 大壮笑呵呵地应下,他没弄明白为什么他得了赏而非花妞,弄不明白他也不多想,拿了钱就要先回屋藏起来。 一帮人散了,隋良搬走钱箱,随后把小崽从被窝里薅出来,舅甥俩穿戴一新去厨院吃早饭。 住在千户所的赵家人过来了,赵大郎带着后面的弟弟妹妹来给三叔三婶拜年,小崽咽下扁食,擦擦嘴去给爷奶、伯伯和伯娘拜年。 小的一辈拜过年,赵家三兄弟相继给二老拜年,赵父赵母乐得是见牙不见眼,儿孙绕膝,齐家阖乐,他们高兴得红光满面。 大黑狗摇着尾巴进来,隋玉往外看一眼,门外探头的是顾千户家的两个少爷,她喊小崽:“吃饱了吗?你们的同窗来了,吃饱了就跟你舅舅去迎一迎,人凑齐了去给老夫子拜年。” 小崽端碗喝完面汤,他接过帕子擦擦嘴,跟着他舅舅出门了。 赵大郎带着一帮弟弟妹妹紧跟着走出去,孩子们的叽喳声远去,院子里清净多了。 “我要进城去给校尉和都尉拜年了。”赵西平用他儿子擦嘴的帕子擦擦嘴,也起身往外走。 隋玉陪着婆家的兄嫂坐坐,听他们谈起地里的活儿,又问起她在外走商的事,她简短地提了提。 “还是你胆子大,关内跑了还敢往关外跑,我这趟跟你兄弟来敦煌,路上借宿在村里,夜里压根不敢睡,刮风带动门,我都害怕门外有人。”赵大嫂话里不乏佩服。 “都一样,我出门也是提心吊胆的。”隋玉起身,说:“今儿天好,出去走走?我们去地里转一圈?” 赵母一看就知道老三媳妇是不想再谈了,她跟着说:“行,去地里转转,转一圈回来正好能吃晌午饭。” 赵二嫂不愿意去,她没暖和的棉袄穿,可不愿意出去吃风受冻。 “你们出去转吧,我从城里走过来吃了风,肚子疼。”她借口说。 “那你留家里。”赵大嫂跟隋玉出门了。 隋玉不打算走远,她带着老两口和兄嫂三人往北走,去看她去年才入手的十亩荒地。去年夏天张顺他们还在家时用骆驼拉犁犁过一茬,入秋忙完地里的活儿,丁全和二黑又用骆驼拉犁犁一遍,赶在下雪前施过一道粪肥。 赵老汉踢开雪抓一把土搓了搓,说:“沙子多,这地怎么养都种不成庄稼。” “可以种萝卜。”隋玉接话,“萝卜种在沙土里,只要肥施的够,它反而比种在菜园里长的大,拔的时候也更省力。” 赵老汉不清楚,他家地多,攒的粪肥都施到庄稼地里了,施过肥的地用来种庄稼,压根不会用来种萝卜。 “可惜两地隔的远,不然我能来你们这儿拉粪肥回去肥地,家里攒的粪肥年年不够用。”赵大哥不眼馋老三一家赚钱,也不眼馋他们房子大房子多,他就眼馋牲畜圈后面的大粪坑,一看见就走不动道。 “酒泉跟张掖隔得近一点,你们要是想要粪肥,我让甘大留着,夏天的时候你们去拉。”隋玉说。 “当初怎么不在酒泉盖客舍?”赵大嫂问出一直想问的,“客舍盖在酒泉,我们也能帮你盯着。” “商队从敦煌前往酒泉,或是从张掖去酒泉,两郡之间隔着六七天的路程,他们备的粮草在路过酒泉时还有剩的,人也还没到最疲乏的时候,很多商队都是进城停留一两个时辰,补些东西就出城了,不会留在城里过夜。”隋玉解释,“我选择客舍盖在哪里,都是按照商队赶路时歇息的习惯和状态选址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