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红后手环的芯片以后咋办?” “好好的制裁什么啊,他们海上自己建一座城市碍着谁了?” “又是这蹩脚的借口,能不能换一个啊,听都听烦了。” “现在最新的芯片还没出来,但估计马上芯片厂就要官宣了,晶圆厂不知道啥时候能动工。” “我有朋友在这行业,他们说EDA得到安布雷拉的升级后速度很快的。” “不是吧,EDA软件用人家升级的,反过来制裁?” “哎,可能以后红后手机不能用了,十倍差距太大了。” “手机上玩主机游戏指日可待。” “我还想要看升级后和‘红后+’碰撞能出现出什么呢。” “某歌应该也有人工智能吧?这种加持下还比不过红后可说不过去。” “希望安布雷拉能把全息技术授权出去啊……” “……” …… 在阿斯麦强势出击,外面都议论纷纷的时候。 王易则是闷头在调整着眼前的材料。 当初一开始搞超导材料,王易当然下意识的就选择了白银因素,最终选择了银铜合金强撸。 最终靠着蛮力的确是撸出了一小块的常温超导,但把王易自己累的够呛。 这要以后都用这种超导材料的话,那他什么事都不做每天二十四小时来撸都完全不够用。 所以也就直接丢到一边了。 而这一次,王易则是仔细解读了这硫化氢的实验。 什么是超导? 无电阻外加上抗磁性,两者缺一不可。 当然这个无电阻本身还是有相对性的,只是已经没有影响了,在电阻小于10^-25欧姆后就可以看做是无电阻。 而最早发现的超导是水银。 随后才是慢慢发现了不少在液氦冷却下能够达到超导性质的材料。 拿金属举例,金属是金属原子组成金属晶格结构,自由电子能在其中自由移动穿梭,所以能够导电。 但金属原子本身也是在晶格中处于震动状态的,会与移动的电子发生‘碰撞’从而吸收了部分能量转化为自身的内能,体现在通电后温度升高。 而通常温度升高后金属原子速度越来越快,碰撞电子的可能性也会增大,所以电阻通常也会加强。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会用低温测试水银电阻的原因,想要看看电阻能小到什么程度。 但超导的诞生,并不是纯粹因为温度太低导致原子震动变小,这只能算是其中原因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