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尤其是像叶阿贵、陈九竹这些不是通过走仕途做官而富贵起来的,他们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这些人能有今天,与天子有关。 由于大明现在有了很多中产阶层,且都把趁着皇帝南巡瞻仰圣颜当成一件很大的事,而一个个又有些积蓄,也开始爱讲究,也就基本上都雇了楼船画舫这些,还带了奴仆。 整个清江浦一带的航道,因此就直接拥塞不通。 朱翊钧闻知后只得同意漕运总督宋应昌的提议,将官船全部停在清江浦北边的清河县,准备提前转陆路南下,而朱翊钧本人也改从草湾登岸,直接去淮安城。 “陛下不来清江浦,我们怎么办?” 叶阿贵知道皇帝已去淮安城后,也因此颇为失落地对陈九竹说了一句。 陈九竹想了想道:“那我们就立即回淮安城!” 叶阿贵也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士子任甲登也对自己朋友余良廷笑着说:“天子直接去了淮安城,看来还是怕在清江浦重演武庙旧事啊。” 叶阿贵倒是在这时听到了这任甲第和余良廷的话,便隔船而问:“两位相公,敢问清江浦有什么武庙旧事?” “自然是武庙在这里落水的旧事。” 任甲登笑着回了一句。 “即便不怕落水,难道就不怕这么多船,突然走水,让他也被困在这里吗?” 余良廷也跟着笑说了起来。 叶阿贵听后就问道:“天子为何要怕,这么好的皇上,谁还要害他吗?” “你觉得是好皇上,是因为你没有功名,不是读书人,等你成为了读书人,或者令郎成为了读书人,你就会知道今上是不是好皇上了!” 任甲登笑着回答道。 “没错!不过,如果你是军户,只怕会更觉得皇上好。” 余良廷也跟着附和了起来,就冷笑道:“但是这样的好又能持续得了多久呢?不过是昙花一现!” 任甲登也跟着冷笑道:“重要的不是能持续得了多久,是如此轻蔑斯文之人,也不知会留多少好名于后世!” “兄真是大胆!也不怕对面是不是锦衣卫。” 余良廷这时直接笑着说了任甲登一句。 陈九竹这时倒沉下脸来,把叶阿贵拉了过来:“别跟他们说话,他们是在阴阳怪气地挖苦陛下呢!” 叶阿贵听后顿时火起:“他们月月拿朝廷补贴,为何还要挖苦陛下,再说,读书人不应该更忠君吗?”(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