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桃花镇-《科举相公家的小娘子》


    第(3/3)页

    横竖魏仪安时间充裕,整个儿逛了一圈,便心里也合计着,她若要到镇子上来,以何为生计?那么还是得到整个镇子消费水平最高的东街去考察一番。

    这边的吃食生意不错,买早食的人挺多,灌肺,炒肺,各种馅儿的包子,炊饼,稀粥均在几文到十几文左右。

    酒店转了转,荤素各种菜色也是十几文到几十文之间。

    倒很是实惠。

    了解了个大概,魏仪安接着去了绣庄,给两个孩子买新衣服。

    这绣庄,原身来过几次,三间铺面,左边是做活的女工工作间,中间的展台放着各种小东西:荷包,香囊,手绢,腰带,帽子之类的,右边挂着成套的衣服是出售的。

    一进来,便女工来招呼她:“这位娘子可是许久未来了,这回需要什么?小店才上了新鲜绣样,您可要看看?”

    魏仪安便说:“我要孩子的衣裳,棉衣,两套。”

    那人又问尺寸大小,魏仪安一呆,她压根没想起来还有这回事,便有些尴尬道:“大的五岁,大概三十五斤,显得三岁,约莫二十二三斤。”

    然后又比划了身高。

    那女工便心里暗暗嘀咕:两个孩子竟都养的如此瘦小,当娘的却吃得珠圆玉润的,莫不是个坏心的后娘罢?

    魏仪安挑了挑,选了一套湖蓝和一套淡青的棉衣,一共八百二十文。

    再一人各买一双鞋和两双袜子,鞋六十文一双,袜子十五文一双。

    最后结账正好一吊钱。

    掌柜的见不好抹零,便送了个素手帕和一条头绳给她。

    钱可真不经花,魏仪安心想,不过服务态度还挺好。

    等女工把东西包好,魏仪安挎着篮子又去杂货铺买些生活用品。

    买了些牙刷,牙粉,两个铜盆,碟子碗筷也要换,又是两百文。

    街边有卖新鲜鲫鱼的,体积不大,但魏仪安一看就知道这种的肉嫩味鲜,买了几条,再打两块豆腐一起炖汤。

    又见有小贩推着车叫卖橘子,再称一斤带回去给娃解解馋,又看见卖糖葫芦的,也买了两串。

    买完这些她就准备回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