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闲话-《我以女儿身闯荡古龙江湖》
第(2/3)页
这都是原著里面的人随口提到的一嘴,可能看得快了压根不会注意,但是可以捋出来一条清晰的线。
李寻欢在叶开的十年之前这段时间,也做了不少事,比如叶开这个李寻欢大徒弟,还有飞剑客阿飞,为什么一直在关东的边城小镇出没?是不是和魔教在边荒活动有关?
魔教也是很艰辛的,眼看中原武林已经衰弱到极点了,偏偏这个档口老教主死了,四大天王分权,四大公主叛逃两个,内部一团糟。
直到谢晓峰后期,圆月弯刀之前,才真正席卷武林,掀起正邪大战,七大门派和谢晓峰这些人全都参战,才把魔教打废了。
整合小李飞刀系列,从武林外史到圆月弯刀,这样看是相当完整的一个时间线。
武林外史开始,从柴玉关就埋下了魔教祸乱中原的引子,柴玉关做了什么?一个假宝藏把当时江湖上大半高手一网打尽,骗了他们武学说代为传承,然后全都打包带去关外,从这时候开始,中原武林遭创,魔教一天天开始势大起来,也开始谋划中原,中原武林开始比不过魔教了,埋下后面魔教入中原的祸。
阿飞年纪轻轻能靠单纯一招拔剑杀,杀穿当时半个江湖,除了沈浪遗传的天赋外,更多的可能要感谢柴玉关。
直到魔教阴谋、内乱、入侵,分分合合,从李寻欢时代的兵器谱,到上官小仙企图掌控金钱帮和魔教,到谢晓峰时期和七大剑派的正派联盟大决战,又败于自己人的背叛和内乱,重新被打残了,才有了圆月弯刀里苟延残喘,化身为狐的魔教余孽。
原著很清晰完整的一条线,也就是没有重点写那些,古龙重在写意,没有那么多大场面,都把视角放在每个时代的那么几个人身上,甚至有的主角完全脱离那些江湖风雨,只走自己的恩怨情仇,把个人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真论时代背景的话,这数代的变迁,一波三折,堂皇大气,感觉不比金大师差多少,只是这种写作风格显得琐碎分散。
当然,要说这是过度解读,也没错,毕竟古龙没真写出来,全靠自己捋,只要逻辑圆得上,还可以举出另外三四种不同的猜测,这不就是同人的魅力嘛。
而且因为成书的时间和间隔,很多时候古龙会出现前后矛盾,自己吃书的情况,譬如孔雀山庄十三代传人,只是曾祖孙就成第三十代了……
各个场子乱蹿的巴山顾道人,陆小凤有,碧玉刀有,三少爷的剑还有……
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比如十二星相的龙到底是谁。魔教四大公主除了花白凤、南海娘子、铁姑外,第四个是何方神圣。四大天王里的智慧天王是谁……
大欢喜女菩萨有可能是四大公主之一,原因是嚼铁大法,属于魔教十神功了,不是一般教众能学的。
百晓生这货就挺像智慧天王的,但凡排这种榜的人,没一个安好心的,就像公子羽的江湖名人榜,明明白白就是阴谋,百晓生无疑也是个阴谋,但是他到底为了什么目的,因为小李飞刀一刀把他干掉的缘故,可能永远没办法确定了。
当然,这都是胡乱猜测,过度解读,想太多了。
只是真的很可疑。
我都是尽量把原著贴合,不ooc,就是你看完这本书后,哪天再看原著,发现也没有多少违和感,因为所有原著没提到的地方都是尽量顺着逻辑捋出来的,开脑洞也是在原著留白的地方开。
再怎么串,都是在原著留白的地方来开脑洞的。
这都是基于原著的。
古龙的很多,并不是一个系列,把它连起来本来就要靠奇思妙想,然后尽量基于原著去捋。
再比如《长生剑》的发生时间,《长生剑》里青龙会还在嚣张,《三少爷的剑》里有提到一嘴“天尊的势力已不下于昔年的青龙会”。
这一句话可以判断的出来,长生剑所处时间早于谢晓峰,也是李寻欢这一系列。
还有《天涯明月刀》里,公子羽的收藏中有多情环。
以及孔雀山庄的后人。
可以看出七种武器很多是夹在李寻欢这一系列中的——江湖这么大,如果把小李飞刀看作主世界,七种武器系列里的几部,就是在江湖边边角角发生的故事,比如多情环在西北那一片,他们是各自的主角,却不是小李飞刀的主角。
说到这里想起来,《飞刀又见飞刀》里,李寻欢孙子曾提起过当年陆小凤和西门吹雪,这一部是晚年古龙先生口述,丁情代笔,究竟代了多少自己的东西不得而知,但看它的篇幅和故事的飘忽风格,大概可以看作后传。
起码比《怒剑狂花》这种纯代笔出来的要靠谱一些,在这本里,把圆月弯刀的白小楼安排了个孩子叫白天羽,还有白家神刀……完完全全的吃书了——白小楼是谢晓峰时代的魔教教主,白天羽都死多少年了,这设定肯定是不会拿来用的。
而《边城浪子》这一系列,傅红雪的十年里,花白凤懂得白家神刀,传授给傅红雪,从这一点来看,花白凤的叛逃也许是刻意为之,因为老教主败于白天羽刀下,所以派人偷学白家神刀,后打造一柄弯刀,将白家的刀法修改后成了魔教的圆月弯刀,重建神刀堂都比上面那个《怒剑狂花》靠谱。
不知道为什么说起武侠就挺兴奋,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
《陆小凤传奇》原著里唐门可嚣张了,连陆小凤都敢威胁,硬刚叶孤城,追到皇宫都要干人家。
但《天涯明月刀》书里的唐门,已经多年严禁参与江湖争斗,铁一般的门规,明月心就是唐门叛徒,门规森严到什么程度呢,但凡江湖上出现的唐门人都是叛徒。
这其中变化里,插入一个主角,完全没有违和感——
唐二先生见到过‘仙人’出手,见证了青衣楼与隐形人的覆灭,再想到之前差点和这俩姐妹起冲突,冷汗嗖嗖直冒,所以将中立贯彻到底,唐家子弟严禁参与江湖之事,避免哪一天惹祸上身。
毕竟这门规究竟为什么改变,古龙没写。
同理还有武当门规的改变,《陆小凤传奇》木道人娶妻生子触犯武当门规化身老刀把子,到《圆月弯刀》里武当门规可以娶妻了……
这就是,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初衷,对武侠的情怀。
你要着重去写唐二先生多害怕多害怕,反而没意思了,所以就轻轻点一下,给古龙迷看的,从陆小凤到现在这个时间的变化。
就像上架感言说的,同为古龙迷,看到某个情节会心一笑,就很棒了。
那……还有设定没说,干脆一块说了——
无敌流是一开始就定下的,上面开头也说了,五绝嫁衣明玉就是个无敌框架,怎么说呢,我作为读者的时候,是不喜欢看修炼骡子的——主角拼尽全力突破宗师了,以为要无敌了,结果一眼看过去,宗师多如狗,后天满地走。主角再拼命突破先天了,这下该我享受了吧,结果一大帮陆地神仙在前面等着。等真正无敌的时候,要享受了,诶,完结了。
啊,这样其实有时候还挺好看的,但就是……太苦了,就像主角拼命赚了十个亿,突然钱贬值了,变津巴布韦币了,天天还得和头驴一样撅着屁股继续干。
所以不会去高位面,也不会突然出现先天后天境界,然后修仙了……虽然明玉功这玩意本来就像个修仙功法,但一切都是尽量遵照原著的。
至于这种写法可能看起来没有当初两个人历尽艰辛的时候那种感觉,那大概是作者实力不济,在这里道歉了,写的不够好。
就想要一个完整的,第一卷是变强,第二卷解决会离开的问题,都有压力,第三卷是开始求变的时候,主动去做点什么,第四卷大概就最后一卷在江湖了——这是个完整的经历,从弱小到强大,再到想做点什么,每一卷内容是不同的,压力拉满的话一直升级固然好,但是那何必写古龙对吧,既然选择了古龙,我想还是坚持一下把它完整落幕,该艰辛艰辛,该享受的时候也要享受,易容术这么好玩。
原著里的易容术也是,屠娇娇的易容术是最顶尖的,只有江小鱼能拆穿她,但不是看出了破绽,而是用话语试探出来。
司空摘星前期易容术是‘不做自己’,也就是可以伪装成别人,小二、车夫,让人认不出他,扮别人的话主要是模仿神韵,后期能把老实和尚易容成陆小凤,估计不下于屠娇娇,但是他是化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