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知太傅前来,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杨安走出东宫书房,看到太傅王瑞后,急忙迎了上去。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太傅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王瑞作为太子太傅,可以说是太子的师长。 杨安自然不敢摆架子,不等他弯腰摆下,便三步换做两步走,第一时间来到他的身前,将他搀扶起来。 “不知太傅今日前来东宫,所为何事?” 杨安引领王太傅进入东宫的储政殿,让奉上茶水。 虽说太傅作为太子三师之一,有教导太子处理政务的职责。 但一般来说,这个教学时间都是固定的,唯有每天上午的巳时,即上午九点到十一点的这一时段,才是太子政务小课堂学习时间。 并且杨安才刚刚被册封为太子不到三天,东宫的很多事务还没有厘清,还不到同太子三师学习的时候。 所以杨安有理由怀疑,今日王太傅前来东宫,是为了其他事情而来,而不是因为太子政务学习之事。 当然,无论是太子三师,还是太子三少,都属于太子的心腹近臣,跟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杨安也不认为,对方是来找他麻烦的。 王太傅听到杨安询问,却是精神振奋道:“不瞒殿下,今日老臣前来,却是想要为殿下推荐一位绝世大才。” “绝世大才?” 杨安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他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才能担得起王太傅口中的“绝世大才”称号。 要知道,太傅王瑞可不是普通人。 他不仅是太子太傅,更是大乾朝廷丞相府的左相。 且不说其自身才学和武道修为如何,就说他在大乾官场浮沉五十多年,从一介小臣,一步步成为大乾王朝的左丞相,为大乾朝堂百官之首,辅助泰隆帝,将整个大乾王朝治理的井井有条。 由此就能知晓其才能如何了。 这样的人物,其看人眼光,政治经验,处事经验等肯定是不用多提,想来无论是放在哪一个世界,都是顶级的治国人才。 而能被王太傅评价为“绝世大才”的人。 想来不会是普通人。 不得不说。 杨安还真的生出极大好奇来。 “不知太傅说的是何人?”杨安好奇问道。 王太傅微微一笑,信心十足道:“不知殿下可听说过上阴学宫李文道这人?” 上阴学宫李文道! 杨安听到这个名字,脑海中很快就浮现出有关李文道的讯息。 李文道。 上阴学宫左司业,未来有极大可能会接替上阴学宫大祭酒之位,成为儒门的执牛耳者。 据说此人乃是万年难得一见的文道种子,疑似先天道体,早有宿慧,聪慧异常。 有传言,李文道半岁可言,周岁已识千字,两岁即可通读儒家经意,七岁便将儒家九经融会贯通,十四岁成就儒家大儒名动天下,二十岁时攀书山渡学海为儒家亚圣。 不仅稳坐神州天骄榜首,还有望进上阴学宫的圣庙,拿下天下儒首之名。 其风头,其名声。 可以说是独占神州鳌头,无人可敌! 当然,如今距离李文道成就儒家亚圣之位,差不多已经过去了十年。 虽然李文道依旧稳坐神州天骄榜首,甚至还有登临神州周天榜,在年轻一代中,如大日骄阳一般,让所有人黯然失色。 但是他的年龄摆在那里,跟杨安完全不能算作同一时代的人。 最重要的是,当初李文道在二十岁时,攀书山渡学海为儒家亚圣,成就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而杨安却是在十五岁之年,如彗星崛起般,成就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被册封为大乾太子。 其风采,其实力,并不比上阴学宫的李文道差到哪里去,甚至是更加的妖孽。 “莫非,太傅想要推荐的大才便是那亚圣李文道?” 杨安惊讶说道,显然没想过王太傅想要推荐的绝世大才会是那位上阴学宫的左司业李文道。 只是他非常好奇。 以李文道的身份地位,真的愿意入朝为官吗? 要知道,大乾王朝看似是个庞然大物,实际上却是诸多大势力的联盟,真要论权柄和尊贵,哪怕是他这个大乾王朝的朝堂三公,都不一定能比过上阴学宫的左司业一职。 因为在上阴学宫中,司业一职,仅次于上阴学宫的大祭酒。 而上阴学宫的大祭酒,若是换做九宗六道的其他宗门圣地,便是圣地掌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