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风险,往往和收益成正比。 其实刀人这种事情,是把双刃剑,你操控得当就可以吸引来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引得众多读者争相前来购买杂志报刊,但你要是操作不当,没有把这种事情给处理好 那可能,真就会引发宛若雪崩一般的泥石流! 当初《神雕侠侣》在香港报社《明报》上连载到【小龙女失身】这一剧情之际,作者金庸被读者找上门送上死亡威胁,扬言要是不把尹志平侵犯小龙女的剧情删除并重新修改,就要让他尝试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刀子—— 什么,叫做真正的痛! “你不让我好过,那我也不能让你爽!” “大家都别活了!” 有不止一波读者潜伏在金庸居住地附近,就等着金庸出门之际,给予他一记致命的迎头痛击。 闹得最凶的那段时间,为了躲避读者的怒火,金庸特意带着家人从城里的住所连夜跑回乡下老家,暂避风头。 相较于金庸老先生的三十六记走为上,刊登有《神雕侠侣》的报社《明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跑得了和尚可跑不了庙。 我们逮不住你金庸固然不假,但我们不至于连你《明报》的地址都找不到? “老子花了钱买你们《明报》,结果你们就给我看这种狗屎剧情?” “小龙女被蒙住双眼,以为和她亲热的人是侄子杨过,但其实为她宽衣解带的人并不是杨过,而是一直垂涎她美貌已久的猥琐道士尹志平这他妈是什么牛头人剧情?” “这样的脑残剧情居然也能通过你们审稿编辑的审核?你们《明报》还真他妈是有够恶心” 纵然《明报》和金庸老爷子联手玩了这么一手骚操作,令得《明报》的同期销量呈爆发式增长,几乎碾压同时代的所有报社,单论销量来说,几乎成为同时代现象级断档般的存在。 在当时那个甚至连电话都还没普及的年代,但凡是有点儿文艺细胞喜欢读书看报的读者—— 何人不知小龙女? 谁人不识尹志平? 也正是吃了这波“黑红”的红利,令得《明报》成为举世瞩目,也成为了当时现象级报刊的存在。 一时间,风光无限。 可有句老话说得好,正所谓—— 盛极必反! 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最新一期连载有【小龙女失身】剧情的《明报》,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打破了港台地区的销售记录。 当吃尽了这波“黑红”红利的《明报》报社负责人走到台前,向愤怒的读者说明: “故事的走向就是如此,《明报》只是一个承载内容的平台,我们也无力改变” 顷刻间,读者们暴动了! 小龙女何许人也? 那是清纯玉派掌门人,无数武侠书迷当中,被奉若仙子一般的存在。 “容貌绝世,既秀美若仙又明艳绝伦、冰肌玉骨,清若姑射仙子,天姿灵秀;武功轻灵飘逸,于婀娜妩媚中击敌制胜” 这样一位令无数读者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白月光,她竟然 就这样被你们玷污了? 尹志平是虚拟人物,纵然读者内心有万般怒火,纵然大家都想要把这样一号人物永久的定在耻辱柱上,令万人唾弃 可这没有丝毫的用处! 大家根本就找不到他,也拿他没有丝毫的办法! 作为作者,金庸跑得够快,在《明报》发售尹志平拿下小龙女一血的第二天,顿时就脚底抹油,消失的无影无踪 尹志平找不到。 金庸又玩消失。 读者内心的怒火无处发泄,在这种时候,读者们能找到人并且可以供他们发泄怒火的地方,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明报》报社! 在《明报》负责人走到台前,向万千愤怒读者宣布: “对于小龙女的遭遇,我们表示同情。” “但《明报》只是一个传输内容的平台载体,我们也无能为力” 当听闻这番说辞的刹那,读者们瞬间就暴怒了: “捞钱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积极!!” “算账的时候就假装自己是受害者,一个比一个无辜??” 毫无疑问,虽然【尹志平欺辱小龙女】这种牛头人剧情是金庸所写,但这其中的最大受益者—— 绝对是《明报》报社无疑! 其他不论,单就是《明报》编辑部,凭借着这一期虐人剧情,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确定小龙女的结局无法改变,上千名愤怒至极的读者,顿时涌入了《明报》编辑社: “弄他妈的.”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魏征说过这样一席话: “以本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它其实就是个轮回。 前人的遭遇,绝对值得后人警惕。 时隔六十多年,现在的情形和《明报》当初—— 何其类似? “1960年7月,上百名暴徒手持利器冲入《明报》编辑社,三人重伤十五人轻伤,现场火光冲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