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缺乏文学性!” 动画常见。 文学作品常见。 可能将动画和文学这两者融会贯通的作品,这可是一点儿也不常见。 试想一下这样一幕场景,在小猪佩奇,托马斯小火车肆意横行各大少儿频道的年代. 突然,出现了一部文学性和趣味性兼顾的作品。 在其他动画台词还在“阿巴阿巴”,把孩子们当成是弱智,成天只知道尬舞跳操之时。 这部动画突然从天而降。 它不仅把孩子们当成是正常人对待,还向孩子们科普一些有趣的常识,它告诉孩子们中国一共有八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江苏菜、闽菜、浙江菜、湘菜、徽菜。 在孩子们兴趣被勾起来的同时,还借由着做菜,以童真的口吻,向孩子们讲述一些只有大人才能明白的道理: “锅碗瓢盆里来朗朗乾坤大,酸甜苦辣中来悠悠岁月长。” “满汉全席不过是小菜一碟,三山五岳烩做人生百味。” “做人好比小葱拌豆腐,清清白白走四方。” “谁人没有理想,谁人没有梦,谁人不为了自己的理想历尽千辛” 你以为借由着做菜向孩子们讲述人生哲理,就是这部动画的最终立意? 小了。 格局还是小了。 所谓的善,并非是善。 所谓的恶,也并非是恶。 《神厨小福贵》将清朝末期时代背景下的民众的悲惨生活,以一个相对童趣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现,其中的动画人物,从主角小福贵到其他的一系列配角,诸如于:小李子、小飞蝶、小蜜蜂、爷爷、老太医等等. 其实都是当时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每一个底层阶级的缩影。 小李子是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他的人设并不讨喜,他总是在别人面前狐假虎威耀武扬威自己是太监二总管,甚至于他一个太监居然会喜欢女主小飞碟,让人觉得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自量力. 可事实真就如动画里表现出来的一般吗? 并不是。 虽然小李子的人设并不讨喜,但他的真情实感一点儿也不比旁人少。 虽然他是太监,但他也会心怀怜悯之心。 他会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帮助小福贵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菜系。 他会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尽可能去帮助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实际上他只是受制于人的弱者,生活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他不是不想做一个好人,只是碍于时代的局限他没办法做一个好人。 正是因为 好,好不起来。 恶,恶不彻底。 所以小李子最终才会沦落到彻底疯癫的结局 再把话说回动画的主角小福贵,你以为这只是一个讲述厨子厨艺的温馨动画? 并不是。 小福贵为了救爷爷,从一个单纯的男孩成长为善良正直的首席御厨,随着成长,拿到金厨具的意义早已不单单是救爷爷,还有光宗耀祖,为劳苦大众讨回公道,企图在纷争乱世里找寻到救世济国的道路 在动画里,掺杂了大量的历史知识,诸如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无能签下的一系列割地赔款条约 一部动画,不仅能以一种相对童趣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百余年前那个吃人的乱世,甚至还能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让孩子们心中根治下一个观念:“吾辈要自强。” 在教育属性和文学立意双双拉满的情况下 这样的动画,它难道不配大火? “动画,只是江海表达文学的一种方式。”王主任分析完动画之中的立意,现场众位老师,制片厂的工作人员顿时沉思,令得局势瞬间陷入安静,“如果把整部动画,比作是一副潦草的图案,那江海为这部动画输出的价值观,就相当于为这副潦草图案画上了眼睛。” “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 实际清华副校长卢德海说的并没错,单论起动画的画面,《电玩小子》比《神厨小福贵》强上不少,甚至于论起动画的精美程度,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可动画片看的不仅仅是精美的图画,立意,才是整部动画的重中之重。 客观上来评价,《神厨小福贵》的画风确实粗糙,它一眼望上去就属于是资金不足的小成本制作,在众多细节方面,都刻画的尤为粗糙,可即便如此,江海为这部动画赋予的剧情塑造,文学立意 还是令得它彻底脱胎换骨! “我们输,并不是输在动画的制作上。”沉默半晌,清华副校长卢德海顿时想通了其中缘由,“我们是输给了江海,输在我们缺少了一个优秀的编剧.” 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败过后,从此一蹶不振. “开会!”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一般,清华副校长卢德海当即朝着现场众位老师,教授,制片厂工作人员喊了一声,“把这个江海的所有资料,全部给我调出来!特别是他写的,剧本,一个都别落下!都给我好好研究一下!” “想要打败对手,就要先了解他,成为他” “我们,不可以输太多次!” “我们,只能输这一次.” 实际你要用“输”这个词汇来形容现在的局势? 这其实并不到位。 碾压。 用碾压这个词汇来形容现在的情况,这其实才比较准确。 局势,在悄无声息之中发生逆转。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