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文坛出龙!让苦难具象化!来自于悲剧文学的力量!一骑绝尘!-《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第(2/3)页

    “每次去药店,药师啥也不问,连体温都不给我测然后就给我猛猛开药?”

    “普通的感冒也能给我开出两三百块钱的药?”

    “不是我说,这病,怎么生的起啊”

    也正是借由‘药贵’这个引子。

    江海眼前一亮,突然就联想到了《药神》:

    “首先,《药神》和《熔炉》《素媛》一样,也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它讲述的是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商的剧情,这部电影想要表述的是一群身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抗癌病人,在天价药面前,所透露出的那种无助且绝望.”

    “其次,这个剧本也非常适合上影厂连同澄海戏剧学院发出的剧本征集邀约,题材属于现实主义,剧情相当之富有争议,最关键它还蕴含着自己一贯擅长且钟爱的悲情元素.”

    也就是江海头脑风暴,针对《药神》剧本展开联想之时。

    他突然就想到了《药神》里那一幕堪称是经典的名场面:

    【主人公程勇售卖印度仿制药‘格列宁’暴露,警方追查到贫民区,想要从这些癌症病人的嘴里打探到有关于‘程勇’这位假药贩子的消息。

    正值警方盘问之际。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妇人,一瘸一拐的走到警察面前。

    她带着哭腔,用一种近乎于哀求般的语气,朝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警官恳求道:

    “我病了三年,四万块钱一瓶的正品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那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

    “那药才卖五百块钱一瓶,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能没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求求你们,别再追查假药贩子了.”】

    其他不论,单就是把这一名场面翻拍复刻,投放到各大网络平台。

    那还不感人?

    那还不得让人哭死啊?

    面对陈涵影接二连三的质询:

    “江海,你这个《药神》,它到底是讲的什么.”

    从思虑之中回过神来。

    江海沉思了下,随后在脑子里开始组织起语言:

    “这玩意儿大致讲述的就是”

    “一个一穷二白卖神油的商犯,穷困潦倒,在他生活最为绝望无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商机,国内的天价药在国外竟然是平价,也正是凭借着这个商机,他开始打起信息差,利用低买高卖的形式,将国外的药品运送到国内进行售卖,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他”

    “票子有了,房子有了,妞子有了,车子也有了.从此他走上人生巅峰,过上了富足且安逸的生活!基于他这一传奇的经历,后人将他称之为药神,并且将他的经历翻拍成了电影!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的内容”

    “这是一位普通人逆袭成为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也不知道为什么。

    江海说着说着,就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般,开始一边念叨着,一边嘿嘿直笑:

    “要是给这电影拍出来,不得爽翻?”

    “这么励志的故事,要是拍出来给小孩子看,包治愈的好吧”

    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江海这一副嘿嘿直笑的模样。

    陈涵影没来由的就感觉有些奇怪:

    “励志?”

    “治愈?”

    “你看看这俩词儿哪个能跟你扯上联系.”

    但凡是江海笔下的作品

    那有励志的吗?

    那有治愈的吗?

    江海笔下的作品,不说具体某一部,而是每一部,哪一步作品不是让观众读者看了哽咽落泪?

    《许三观卖血记》是这样。

    《熔炉》《素媛》是这样。

    《三毛流浪记》《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也是这样.

    也正是基于对江海作品一贯的了解,陈涵影当即对他说的话提出了反驳:

    “你以为我会相信你说的话?”

    “信不了一点!”

    有些人,光是看着他的长相,哪怕什么也不做,你就站在原地那样静静的看着他.

    你都会没来由的想笑。

    就比如说什么沈腾,本山大叔。

    可有些人,你哪怕就只是听到他的名字,哪怕只是旁人浅浅的一声喊叫.

    你都会没来由的感觉到恐惧。

    很明显,江海就是这一类人,他在让人‘治愈’的道路上一骑绝尘,他就是属于这个赛道的王者。

    对于陈涵影的吐槽,江海也没反驳,只是冲着她略微一拱手:

    “过奖过奖~”

    秋季,正是树叶泛黄的季节。

    行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两侧泛黄的桦树林,伴随着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声音此起彼伏,被吹得哗哗直响。

    此刻,像极了偶像剧里的场景。
    第(2/3)页